爽爽贵阳城暖暖贵阳人筑城战疫一线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9月初,贵阳细雨微凉。疫情让城市“静默”。然而,“静默”中,涌动着不屈的战“疫”力量。
无数“战疫者”白衣执甲,冲锋一线,不眠不休,用更快更精准的速度,阻击病毒的传播;
无数“战疫者”奋战社区,夜以继日,任劳任怨,用更细更耐心的态度,服务好每位市民;
无数“战疫者”奔走辛劳,马不停蹄,保障供应,用更多更丰富的物资,保障市民的生活……
一场疫情,让市民真切地感受到了贵阳这座城市的温度和力量。
9月4日,贵阳市民收到了《致贵阳市民的第二封信》,言辞诚恳、直面问题,这封信收获了市民的信任和肯定,并让这座城空前团结起来。
疫情之下,这座城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信任、担当与付出。
坚守前线筑起战“疫”长城
平凡的岗位,不凡的坚守。当疫情来袭,许多人奋力奔跑在抗疫第一线,用行动筑起抗疫长城。
——9月3日上午至9月4日10时30分,贵阳市完成“五区一市”区域全员核酸筛查采样.36万人,完成率达到97%。
贵阳抗疫速度的背后,是全市医疗战线工作人员在坚守。
9月2日凌晨5点,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核酸采集点,导医预检分诊科室护士长涂红梅和她的同事们刚刚完成准备工作。从9月1日晚接到工作通知,到完成核酸采集点的安排布置,他们已经连续工作了一夜。“很疲惫,但不能停下,还有很多市民等着做核酸。这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我们必须再快些。”涂红梅的嗓子有点沙哑。
“做完核酸已经快凌晨1点了,我很疲惫,但我更心疼做核酸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家住会展城小区的赵玉琴说,核酸采集点的工作人员已经工作了整整一天,不知道还要做到几点,“他们也有孩子,也有家庭,这样日以继夜工作,真的让人心疼。”看着楼下还亮着微弱灯光的采集点,赵玉琴眼里泛起了泪光。
——每天供应辣椒、白菜、萝卜等新鲜蔬菜吨以上,40余辆运输车为惠民生鲜超市不间断补货,余个惠民生鲜超市按平时农副产品销售量的4倍备货。
从基地到超市,流动的城市生命线,是保供战线上每一位工作人员在坚守。
3日清晨6点,惠民生鲜超市幸福小区店里,店长杨杨和店员在做最后的整理:再看看货品摆放是否整齐,再查查价格标码有没有错漏,再想想销售补货流程是否通畅……从凌晨两点开始补货,杨杨和店员们已经马不停蹄地工作了4个多小时,可她们没有时间休息,“顶住!8点超市就要开门了,很多市民都需要来补货,我们必须站好岗,让市民放心购物。”
4日一大早,只短暂休息了几个小时的蔡文博再次回到了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应急保供工作专班的岗位上,而在此之前,他已在岗位上“连轴转”了30个小时。9月3日这一天,蔡文博全天共办理了余个通行证。“我守好我的岗位,就能让全市农产品供应的运输渠道更畅通一点,就能更大程度地保证贵阳市民群众有猪肉吃。”
从3日清晨6点半到下午1点半,北京华联贵阳贵山店生鲜经理邓奎和超市工作人员就已经卸了两辆货车的物资,两车物资加起来近7吨,搬运物资让邓奎的双手擦出了一道道鲜红血痕。“保供应是我的职责,这都是我应该做的。”邓奎说,“城市突遇‘大考’,每个市民都是答卷人,我们必须答好自己的试卷。”
——全市当日完成消杀面积约万平方米,处理生活垃圾吨;投入疫情防控工作警力余人次;确保供电区域内个疫情防控保电场所正常供电……
城市的正常运转,是保障战线上的工作人员在坚守。
4日凌晨5点,环卫工人阮志英准时到岗,她负责的路段是宝山北路施格名门到市五医这一段。她说,疫情来了,环境卫生更加重要。戴好口罩,拿起扫帚,她认真清扫,“我就是觉得,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也是对抗疫有帮助的。”
日巡加夜巡,9月3日以来,南方电网贵阳供电局城南分局配电运行检修一班班长张宁筑带领党员突击队队员,不间断对辖区内重点线路进行“特巡”,确保设备可靠运行。“市民生活离不开电,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保证用电安全。”张宁筑说。
这些令人难忘的瞬间,是城市精神的沉淀、价值的刻印,是直面疫情的贵阳态度和贵阳温度。
太多温暖瞬间令人动容
9月3日,贵阳市部分辖区开展区域全员核酸筛查的第1天。一场秋雨给这座城市带来了阵阵凉意。在全市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白天,在雨夜,不分昼夜的社区工作者,一幕幕坚守的画面让人泪目,点点滴滴的温情让人心生暖意……
有一种付出叫“不舍昼夜”——
“在岗位上,就要独当一面,扛起责任。”9月4日凌晨1点,尽管全身淋湿、声音嘶哑,但乌当区观溪路街道环溪社区党支部书记叶开英的语调依旧冷静而坚定。此时,环溪社区第一轮核酸检测刚刚结束。
从9月2日晚开始,叶开英就和社区工作人员忙碌了起来。为了核实社区所有居民信息,他们一个接一个电话地打给居民,直到凌晨2点。做好登记工作后,就接到了核酸检测任务,他们又立即投入到核酸检测点的准备工作中去,不眠不休,前后连续工作40小时,与疫情“赛跑”……
在雨里,她顾不上打伞,帮助居民登记信息、帮助困难老人。她说,一手打伞一手工作,哪会有两只手一起工作效率高。连续40个小时,她不曾合眼;多次通话,让她的喉咙严重不适,声带嘶哑。这一切,只是为了让居民尽早完成核酸检测。
面对疫情,全市广大社区工作者第一时间“亮身份、上一线、当先锋”,24小时奋战在防控第一线,在每一个核酸检测点奔波着,不舍昼夜、无惧风雨,坚定守护着这座城。
有一种付出叫“人民至上”——
在平均年龄偏大的云岩区富水社区,核酸检测面临着“老人没有智能手机”的问题。“不着急哈,您把身份证给我,我来试试!”富水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唐蓓熟练地点开自己的“贵州核酸信息采集平台”小程序,将老人的信息与自己进行“亲友绑定”,并登记老人的联系方式,快速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位、两位……九十一位,就这样,现场不少工作人员的手机上,都绑上一串“亲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唐蓓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身影穿梭交织在操场上,停留在每个需要帮助的人身旁。
面对群众一句又一句的感谢,唐蓓擦了擦额头上的雨水,“你们的到来让我感到暖心!你们的理解和配合让我充满力量!我更是由衷感谢!”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战“疫”者冲锋一线,忘我奋战。困了,就在墙角靠一靠,短暂休息后继续工作;为减少穿脱防护服次数,他们不敢多喝水,少上卫生间……他们的执着与坚守,映射出不一样的逆行者之光。
在这份生命至上的答卷里,他们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一个个坚毅的身影处处闪动,守护着这座城市,如繁星点点闪耀筑城大地……他们用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平凡英雄情暖战“疫”一线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
平日里,他们是教师、村民、快递员、小店主,是街头巷陌与你我擦肩而过的普通人。疫情中,他们“变身”志愿者,无私奉献、竭尽所能,在朝暮更替的每一个时辰,用自己的点点微光,汇聚成众志成城的“贵阳力量”。
“我是十七中的马老师,我负责在1栋2单元引导居民做核酸检测。”“我是退役军人党员,有需要随时安排我!”……9月3日,贵阳高新区佳境天城小区,一群业主在群里报名,仅一个小时,就集结了33名志愿者。
“老人们早上好,请大家严格遵守防疫规定,自觉参加核酸检测,主动配合所在社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9月3日凌晨4点多,观山湖区明珠助老社党支部书记杨朝群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hl/15895.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物科学仪器行业应用前景分析附报告目录
- 下一篇文章: 爽爽贵阳城暖暖贵阳人筑城战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