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穴主治与定位表

1、头颈部穴

四神聪: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偏瘫。

当阳:在头前部,当瞳孔直上,前发际上1寸。

主治:头痛,眩晕,感冒,鼻塞。

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主治:痴呆,失眠,健忘,头痛,眩晕,高血压,鼻衄,鼻渊,小儿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鱼腰: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正中。

主治:眶上神经痛,屈光不正,眩晕,高血压,小儿惊风。

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视神经萎缩,面瘫。

耳尖:在耳廓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主治:结膜炎,荨麻疹,头痛,咽喉肿痛,高热。

球后:在面部,当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

主治:目疾。

上迎香: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

主治:鼻炎,鼻塞,面瘫。

内迎香:在鼻孔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的粘膜处。

主治:目赤肿痛,热病,中暑,鼻炎,喉痹,眩晕。

聚泉:在口腔内,当舌背正中缝中点处。

主治:咳嗽,哮踹,鼻炎,喉痹,眩晕,糖尿病。

海泉: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中点处。

主治:呕吐,呃逆,重舌肿胀,咽喉肿痛,糖尿病。

金津: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左侧静脉上。

主治:口疮,舌强,舌肿,口腔炎,糖尿病。

玉液: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右侧静脉上。

主治:口疮,舌强,舌肿,口腔炎,糖尿病。

1翳明。2安眠。

翳明:在项部,当翳风后1寸。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疾,耳鸣。

颈百劳:在项部,当大椎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主治:咳嗽,哮踹,胸膜炎,肺结核。

上明:在额部,眉弓中点,眶上缘下。

主治:青光眼,白内障,屈光不正,视网膜炎。

夹承浆:在面部,承浆穴旁开1寸处。

主治:齿龈肿痛,口歪。

牵正:在面颊部,耳垂前0.5--1寸处。

主治:面瘫,口歪,空腔溃疡。

安眠:在项部,当翳风穴与凤池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失眠,头痛,眩晕,心悸,癫狂。

上廉泉:在廉泉穴上1寸。

主治:舌强,流涎,中风失语,急,慢性咽喉炎。

新设:在第3、4颈椎之间,旁开1.5寸。

主治:头项疼痛,咽喉疼痛,肩背酸痛,颈椎病,脑炎后遗症。

崇骨:后正中线上,第6、7颈椎棘突之间。

主治:感冒,咳嗽,癫痫。

血压点:第6、7颈椎棘突之间旁开2寸。

主治:高血压,头晕,头昏,头痛。

2、胸腹部穴

子宫: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主治: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妇科病证。

胃上:在脐上2寸,旁开4寸处。

主治:胃痛,胃胀,胃溃疡,胃炎。

三角灸:疝气、腹痛。

脐中四边:在脐中上,下,两旁各1寸。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腹泻、胃肠痉挛,胃炎。

气门:在关元穴旁开3寸。

主治:不孕,崩漏,盆腔炎,小便不利,疝气。

提托:在关元穴旁开4寸。

主治:肾下垂,腹痛,腹胀,痛经,疝气。

3、背部穴

定喘: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主治:哮踹、咳嗽、肩背痛,落枕。

夹脊: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

主治:适应范围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学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胃脘下俞:在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胃痛,腹痛,胸胁痛,糖尿病。

痞根: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

主治:胃痛,胃炎,肠炎,腰痛,疝痛。

下极俞: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腰椎棘突下。

主治:胃痛、腹痛,腹泻,腰痛,下肢酸痛,小便不利,遗尿。

腰宜: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腰痛,崩漏。

腰眼: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主治:腰痛,泌尿系感染,月经不调,带下,糖尿病。

十七椎: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

主治:腰腿痛,下肢瘫痪,崩漏,月经不调,小便不利,泌尿系感染。

腰奇:在骶部,当尾骨端直上2寸,骶骨之间凹陷中。

主治:癫痫,头痛,失眠,便秘。

巨阙俞: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4、5胸椎棘突之间凹陷处。

主治:胸膈满闷,支气管炎,咳嗽,哮踹,心绞痛,肩背痛,冠心病。

接脊: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12胸椎棘突与第1腰椎棘突之间凹陷处。

主治:小儿痢疾,脱肛,癫痫,消化不良。

4、上肢穴

肘尖:在肘后部,屈肘,当尺骨鹰嘴的尖端。

主治:瘰疬,痈疽,肠痈。

二白: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每侧各1穴,一臂2穴,左右两臂共4穴。

中泉:在腕背侧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桡侧的凹陷处。

主治:胸闷,胃气上逆,吐血。

中魁:在中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握拳取穴。

主治:噫膈,呕吐,食欲不振,呃逆。

大骨空:在拇指背侧指关节的中点处。

主治:眼痛,白内障,鼻出血,呕吐,腹泻。

小骨空:在小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主治:眼痛,咽喉痛,指关节痛。

腰痛点:在手背侧,当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背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手2穴,左右两手共4穴。

主治:急性腰扭伤。

外劳宫:在手背侧,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

主治:落枕,手臂肿痛,脐风。

八邪: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两手共8穴。

主治:手背肿痛,手指麻木,烦热,目痛,毒蛇咬伤。

四缝:在第2-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手4穴,左右两手8穴。

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两手共10穴。

主治: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手指麻木

手逆注: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与肘横纹连线中点处。

主治:中风偏瘫,前臂神经炎,癫痫。

肩前:垂臂,腋前纹头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中风偏瘫,颈椎病,肩周炎。

五虎:握拳,在手背第2、4掌骨小头高点处。

主治:手指拘挛。

拳尖:握拳,在手背第3掌骨小头高点处。

主治:目痛,目翳,白癜风,赘疣。

5、下肢穴

髋骨:在大腿前面下部,当梁丘两旁各1.5寸,一腿2穴,左右两腿共4穴。

主治:膝腿痛。

鹤顶:在膝上部,髌底中点上方凹陷处,

主治:膝腿痛,下肢麻木,瘫痪。

百虫窝: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3寸,即血海上1寸。

主治:蛔虫症,风湿痒疹,下部生疮。

内膝眼:屈膝,在髌韧带内侧凹陷处。

主治:膝腿痛,足膝无力。

膝眼(犊鼻):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是内膝眼,在外侧是外膝眼。

主治:膝腿痛,脚气。

胆囊: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到蛔虫症等胆腑病证,下肢痿痹。

阑尾: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

主治:急慢性囊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痿痹。

内踝尖:在足内侧面,内踝凸起处。

主治:牙痛,乳痈,小儿不语,霍乱,转筋。

外踝尖:在足外侧面,外踝凸起处。

主治:脚踝关节肿痛,脚气,小便不利,牙痛,扁桃体炎。

八风:在足背侧,第1--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4穴,左右两足共8穴。

主治:足跗肿痛,趾痛,毒蛇咬伤,脚气,月经不调。

独阴:在足第2趾的跖侧远端趾间关节的中点。

主治:疝气,月经不调。

气端:在足十趾尖端,距趾甲游离缘0.1寸,左右两足共10穴。

主治:昏迷,中风急救,足趾,足背麻痛。

陵后:在小腿上,阳陵泉穴后方,腓骨小头后缘凹陷处。

主治:膝胫疼痛,膝关节炎,下肢瘫痪,下肢麻痹,足下垂,足内翻,坐骨神经痛,腓神经痛。

女膝:在足跟后正中线赤白肉际处。

主治:惊悸,癫狂,牙痛,牙龈炎,气逆,吐泻。

疑难穴位解析

口噤--牙关紧闭,口不能开症状,属于外感风寒症。

口僻--口角向一侧?斜,又名“口?”或“口歪”。多为风痰阻络。可见于面瘫或中风病人。

瘿气--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

痿气--外感或内伤,精血受损,肌肉筋脉失养以致肢体弛缓、软弱无力,甚至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证。

痿痺--肢体不能动作或丧失感觉。痹症,中医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

暴喑--突然声音嘶哑或失音的急性喉部病证。

瘰疬--(luoli指颈淋巴结结核)生于颈部的一种感染性外科疾病,在颈部、耳后皮肉间大小不等的核快互相串联,小者称瘰,大者称疬。

风热瘾(yin)疹--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

鼻衄--俗称鼻出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

疟疾(nueji)--急性传染病有的地区叫冷热病。

小儿疳积(gan)--是一种慢性营养障碍疾病。

乳痈(yong)--乳房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以致结脓成痈的急性化脓性病证。

偏枯病--主要是虚邪。它是人体外自然界的致病因素。其病位,则于分腠之间。一般表现为疼痛、半身无汗、皮肤干涩、肌肉枯萎等病证。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橐籥(tuóyuè)--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此喻肺主气,司呼吸,调节气机的功能。

关、门--凡属经络之气,当阴侧与阳侧互通之处,不论横通斜通,多称关,称门。

呃逆--即打嗝,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摄入很热或冷的食物饮料、饮酒等,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呃逆频繁或持续24小时以上,称为难治性呃逆,多发生于某些疾病。

谵语--指病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主要是中热之轻重。根据病症分为实证和虚证。

五淋--淋证的分类,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症状的病证。气淋、热淋、劳淋、石淋,及小便不通。

癔病--又叫歇斯底里,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常见病,是心理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类神经心理障碍。多数突然发病,出现感觉运动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短暂的心理异常。

怔忡--是以阵发性,或持续发作为特点,病人自觉心中剧烈跳动的一种急性病证。

奔豚气--属内科病证,是指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一种病证。

噎膈--是指食物吞咽受阻,或食入即吐的一种疾病。多见于高龄男性。

向前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那间医院好
骨肽注射液说明书有没有介绍用药注意事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hl/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