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在您身边

气温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在此,家长及幼儿园应做好各项防范措施。

什么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pediatricherpangin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为常见的一种病毒性咽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黏膜亦可发生疱疹。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好发于夏秋季。

1

病症表现

起病急骤,高热、咽痛、烦躁不安、流涎、厌食、呕吐、全身不适、吞咽困难,精神萎靡和惊厥等。此病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婴幼儿常表现为进食时哭吵、不愿进食。

2

体征

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数十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表面覆有淡黄色或白色假膜。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可有颌下淋巴结肿大伴有压痛。病程为1周左右。

?

大人不要亲吻孩子的手和嘴?这么严重?

最近,一则关于“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消息在不少人的朋友圈里流传,“大人不要亲吻孩子的手和嘴,甚至不能对着孩子喘气”,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传染给孩子“疱疹性咽峡炎”,那么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大人如果是病毒的携带者,就可能在亲孩子的过程当中,将病毒传染给孩子。而疱疹性咽峡炎除了呼吸道传播外,还有个重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

孩子得病后,家长不必过分担心,目前也没有针对这类疾病的特效药。如果不是重症,就加强观察,38.5℃以上时,可以吃退烧药等。此外,因为得病后,孩子口咽部会长疱疹甚至溃疡。

此时孩子会比较痛苦,要准备流质好吞咽的食物,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另外,家长须注意的是,由于该病起病急,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可能会导致高热抽搐,如发现患儿出现异常,要及时就诊。

3

如何区分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疱疹性咽峡炎宝宝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大多数的手足口病宝宝先是咽喉部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并伴有发热。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无论是预防手足口还是疱疹性咽峡炎,在托儿所、幼儿园之间,不少小朋友会相互传染中招。所以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做好个人卫生,让孩子勤洗手,少到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幼儿园要做好晨检,发现有症状的患儿要及时隔离。

医院(HPH)是“医院健康教育和能促使病人或群体行为或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政策、法规的综合”

专家推荐

专家推介

周艳

科室:儿科

职称:主任医师

简介:医院儿科主任。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成员,新生儿窒息复苏省级、市级师资。在院内首先开展外周动静脉同路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使重症新生儿溶血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省内领先开展新生儿出院后高危儿随访和早期干预工作。年获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擅长抢救儿童感染性休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超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危重患儿,新生儿溶血病治疗,高危儿出院后的随访与早期干预,婴幼儿常见疾病的诊治,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指导,儿童哮喘长期控制。

专家推荐

专家推介

俞雪梅

科室:儿科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简介:苏州大学临床医学儿科硕士,苏州市医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先后在南京医科大学儿科系、医院、苏州母子中心新生儿科、医院河西分院(医院)新生儿科进修学习二年,曾获吴江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从事儿科工作三十余年,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专家推荐

专家推介

沈红梅

科室:儿科

职称:主任医师

简介:年7月毕业于苏州医学院医学系,医院儿科工作至今,年7月至年6月在医院儿内科进修学习。擅长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专家推荐

专家推介

高树云

科室:儿科

职称:主任医师

简介: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先后在医院、河南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进修学习。从事儿科专业三十余年,擅长小儿生长发育及儿童保健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jc/13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