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坦洲的水培蔬菜荣登广东省出版的
蔬菜不是种在地里,而是种在椰糠里,长在管道中……你可千万别小瞧这种蔬菜,其价格是普通田地里蔬菜的2倍。
厉害了我坦洲的水培蔬菜
荣登广东省出版的杂志
有图有真相
现代农业装备杂志简介:杂志由广东省农业厅主管,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主办。它集行业性、技术性、实用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真实地反映我国农机化事业和农机工业的发展及现状,及时报道我国农机行业的动态。
下面来看看杂志描述的内容从水培种植到水培文化
蔬菜不是种在地里,而是种在椰糠里,长在管道中……你可千万别小瞧这种蔬菜,其价格是普通田地里蔬菜的2倍。
位于中山坦州的华创水培种植基地,基地占地亩,已投产大棚亩,是目前广东省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代表。当华创总经理欧嘉升带领我们走进大棚时,只见偌大的温室大棚里,一排排由十多条半开管槽组成的“育床”,离地约1米,在大棚内架起一片“空中菜园”。绿油油的大棚里,不见农夫手拿锄头,只有少数的工人在播种、育苗、采收等流水线上精心照料每一棵蔬菜。
“这些蔬菜下面只有水和营养液。”欧嘉升说,水培蔬菜最大的优势是防虫和安全。持续流动的水会把虫卵冲走,所以在大棚种植的蔬菜很干净,叶片亮丽鲜嫩。不仅如此,与传统种植相比,可节省土地和人力。“田地蔬菜种棵至少需要三分地,而水培的话则不到一分地。”向装备效益水培蔬菜生产设施并不复杂,目前多采用立体模式,管道式栽培,关键的循环系统由供液管、回流槽、水泵、定时器、各级管道、储液箱等构成,放入营养液就可以栽培蔬菜。在常规的生产管理中,依据栽培形式、蔬菜生长状态、环境条件,调节供给营养液的时间和次数,保证蔬菜有均衡、适量的养分供应。
所有这些生产环节都依赖于温室大棚及其中的设施。在华创基地,欧嘉升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大棚建造情况。华创的所有大棚均可以抗12级台风,大棚用的网纱形薄膜可以起到更好的抗台风作用(该设施录音听不清,请受访人确认)。在大棚内部的地面上全部辅设了防虫布,欧嘉升介绍说,地上辅了防虫布后,可以减少60%-70%的虫害。在育苗车间,大棚里还有降温设施,保证幼苗更好的生长,欧嘉升说,未来这个棚里还要加超声波雾化,这样湿度就可以保证了,可以省掉浇水的人工。
育苗车间里,由绿翔机电生产的自动播种设备正在工作。据介绍,如果是人工播种,一个人一天只能播盘,而机器播种一个钟最慢盘,欧嘉升说,这个速度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的,快的话一个钟播-盘都没问题。欧嘉升对这套设备赞不绝口,他说,这套播种线不但快而且精准,省人工效率快,是水培蔬菜中不可缺少的装备。欧嘉升说,做农业就是一个精打细算的行业,成本核算必须精确,要把每一颗种子、每一把土、每一个人工的成本都算出来才有可能赚钱,而机械化则大大节省了成本。
在大棚外,我们看到了正在安装调试的催芽室,有了催芽室,幼苗的成长情况将彻底解决,但是这仍然不够,欧嘉升说,“我们正在设计整个流程自动化完成,催好芽后再自动化地把这些芽推出来,彻底解决用工问题。”目前,华创基地最需要的设备就是自动移摘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由省农机推广总站、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教授李志伟、中山市农机推广总站、绿翔机电和华创联合组成了蔬菜移摘机研发团队,政产学研企五方共同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向农艺要效益在华创的二号大棚里,欧嘉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立体经济。
大棚内的最上层种植着各种叶菜,下面一层种植铁皮石斛高价值经济作物。这种种植模式大大利用了棚内空间,提升了空间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这仍然不够。欧嘉升说他们正在研发一种新的种植方式,把现在的两层种植改为三层种植。过往水培种植都有专门的育苗棚,占用了很大的面积,经过改进,幼苗直接移摘到生长槽的最上层,十天后移到中层再种植十天,这样等于是把原来的平面分成两个平面,小苗和大苗同时生产,整个生产流程快了一倍。同样的设备,虽然多了移摘的人工,但是产量可以番番,这就是水培种植的立体经济。欧嘉升说,在日本的水培蔬菜大棚里,还会靠补光来提升蔬菜的生成速度,目前华创基地的蔬菜全部靠自然光生长,如果华创也为蔬菜进行补光,那么产能就是现在的3倍。
下面插播一个小广告
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联系
(点击下图可看详情)
除了用立体种植改进农艺,华创还计划减少种植品种,精耕细作,向更加专业化的道路转型。以目前的水培来看,几乎所有的蔬菜可以种植,在华创的二号棚里,我们看到各种长势喜人的蔬菜,比如芥兰、生菜、苋菜等。欧嘉升说,一种菜就是一门技术,我们这里种植的品种比较多,在国外,一个基地通常只种植一个蔬菜品种,而我们的种植特色是大而全,这样既不规范也不科学,技术上也无法达到精益求精的地步,所以未来华创将不断精减品种,向做大做精的方向发展,最终只保留一或两个品种。欧嘉升认为,我国当前的农业还未形成真正的竞争,农业同工业一样,未来的竞争就是单品的竞争,当然观光旅游的不一样,观光旅游一定要多样化,但是真正做生产的话一定要要专要精。就象国家提出的一镇一品一样,从蔬菜种植角度来来,一个产品就是一个技术,只有做精、做出品牌才能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欧嘉升说,设施农业里蔬菜是最难做的,而叶菜又是难中之难,到现在为止国内还没有哪个叶菜品牌做得比较成功,正因为此我们才要去做,这既是一种商机也是一种挑战。向管理要效益在水培种植市场,华创属于“后来者”,尽管投产仅一年时间,但是中山市农机推广总站梁站长却对其管理模式赞不绝口。梁站说:“从技术来讲,水培种植采用的是水肥一体化学技术。这个技术已经很成熟了,现在关键是如何做到精准施肥,什么时候施肥、施多少?如果没有这个技术,或者有技术但是管理跟不上就等于浪费。水肥一体化除了硬件设施,软件的管理也非常关键,包括人员的管理、技术要求等。华创在管理尤其是细节管理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值得同行学习。”梁主任说,管理就是管细节。尤其是温室大棚里有很多细节上的东西,而华创的管理细节化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水槽里辅垫的过滤布,这些过滤布可以把基质过滤出来,防止对营养池形成污染;还比如对生产环节的精细化管理,精细到每天育多少盘苗、收多少盘菜都会规划好。欧嘉升说,千万不要小看蔬菜的这小小的一片叶子,要管好这一片叶子并不容易。如果种一棵菜一年天都能种出来,而且种出来的品质都是一样的,现在除了植物工厂基本上很难做到,因为它可以做到恒定,同一个产能同一个质量同一个标准出。目前传统种植肯定无法做到,水培种植要做到就需要从管理入手,从标准化入手。比如我要精减种植品种,除了要做大做强做精外,还因为单个品牌的管理更加容易规范化、标准化,有了标准化才有复制的可能性,没有管理标准化是走不远的。管理的细节体现在哪里?欧嘉升认为,管理的细节还要体现在自动化、物联网。蔬菜从培育、生长,到采收、加工,再到冷链运输,全部采用工厂流水线作业,管理者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以监控每一个流程。欧嘉升说,在国外,象我们这样规模的基地,生产车间的工人很少,只需要3个负责控制系统的技术工人即可,用工主要集中在包装车间。欧嘉升说,要真正实现物联网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这一定是水培种植未来发展的方向。
除了这些,华创还有更宏大的梦想。欧嘉升说,水培蔬菜是真正的绿色蔬菜、是真正的生态农业,我们当前要做的是打通水培蔬菜生产链的全部技术环节,技术环节打通后我们将以这里做为演示基地,把我们的水培蔬菜和种植模式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推广出去。做农业也好,做蔬菜也好,最终做的就是文化,我们要做的就是水培文化,做产业必须做文化,我们要把这个产业当成文化来做,才能真正把它做好。
文/何乐言
来源:现代农业装备杂志
猜你喜欢?找工作的看这里!(12.17更新)?坦洲有个首饰文化主题公园!你猜是哪里??中山一电动车突然反侧货车紧急避让,结果...?70、80、90后同坐一个办公室,结果居然是这样!惊呼太准了
?珠海一男子在大街上,拿菜刀、煤气罐冲向城管!发生咩事?
白癜风网址昆明白癜风治疗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yf/737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了您的嗓音健康,值得收藏
- 下一篇文章: 败家有道七夕礼物这事儿如何抱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