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源自:老吴公考首席行测讲师杨英杰老师,其新浪微***博,即可获得更多干货。

一、地理

地球与气候

1、地球自身

两极略扁椭圆形,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跟地轴垂直的是赤道面,黄道面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的面。地球自转的赤道面和地球公转的黄道面形成黄赤交角。

2、公转和自转

南、北向的线是经线:分东经和西经,共度。东、西向的线是纬线。

常考:赤道(太阳直射是春分和秋分)、南、北回归线。北回归线是6月份,南回归线是12月份。太阳风吹来产生极光、磁暴现象。极昼、极夜现象。

3、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1)春分在每年3月20日左右,夏至在6月21~22日,秋分在9月23日左右,冬至在12月22日左右,相邻两个节气前后相差半个月;

2)反映季节变化--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3)反映太阳直射和太阳高度的变化--两分两至: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直射赤道是两分日。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但是跟季节无关。

4)反映寒热程度--三暑两寒:小暑(小热)、大暑(大热)、处暑(不热,天气变凉。)两寒:小寒和大寒。

5)反映降水现象--两雨(雨水、谷雨)两雪(小雪、大雪):

6)反映气温变化--两露一霜:白露、寒露、霜降,物态变化。

7)反映自然物候:惊蛰(万物复苏)、清明(寒食):清明节后,种瓜点豆。天气变暖,种植作物。物候:生物的变化。

8)反映作物成熟:小满(麦子灌浆)、芒种(表示小麦收割和水稻种植)。

中国地理

1、地理位置

三大阶梯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巫山-武夷山。

第三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

2、高原、盆地、平原

(1)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最高,西藏有非常丰富的日光、地热资源。

②内蒙古高原:戈壁沙漠比较多。

③云贵高原: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④黄土高原:地貌特征:沟壑纵横,千沟万壑。

(2)三大盆地

①四川盆地:天府之国。历史上的水利工程:李冰都江堰。郑国渠在关中平原。土壤颜色是紫色,东北是黑土、黄土高原是黄土、华北平原是黄土、长江中下游是红土地(江南丹霞地貌)。

②准噶尔盆地:三山夹两盆:天山在中间,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

③柴达木盆地:聚宝盆,重要化工原料产地,盐(湖盐)储量丰富。盐分为湖盐和海盐。

(3)三大平原

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凌汛)江南地区:丘陵。

(4)地貌

西北雅丹地貌(风蚀地貌)、喀斯特地貌(云贵高原)、江南丹霞地貌(地表是红色的)、高山峡谷地貌(四川横断山脉)。

3、江河湖泊

(1)中国河流

长江是注入太平洋。第二大河流:黄河,有凌汛,注入渤海。

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流域面积最大的是亚马逊(长江是第三)。

(2)凌汛

由低纬流向高纬度(黄河、辽河、黑龙江)。

河南郑州:黄河成为地上河。

(3)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洞庭湖(湖南北部):古代湖南湖北的分界线。

世界地理

1、七大洲四大洋

(1)七大洲

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世界上最小的洲)、南极洲(丰富的煤、寒冷干燥酷风,风干冷)北极:没有大陆的地方。

(2)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跨经度最多。

(3)地震带

喜马拉雅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震源浅:范围小,影响程度大。震源震级增加一级,能量增加三十倍。地震属于地质灾害,台风属于气象灾害。

(4)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最大的裂谷是东非大裂谷。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地中海气候。

2、气候

(1)雨热同期:季风气候区(如北京)。

(2)雨热不同期:地中海气候:罗马、科西嘉岛等大陆西岸。

(3)不明显:海洋气候、热点雨林(常年高温多雨,如新加坡)。东京是海洋性季风气候,属于雨热同期。

(4)波罗的海盐度最低,红海盐度最高。死海和里海都是湖。

二、科学

物理常识

声现象

(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女生没有喉结。

(2)声音的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第二,气体排第三。同一个航空仓可以直接对话。

(3)仿生技术:声纳(探测潜艇)

光现象

(1)光的传播

可以在透明的物质中传播,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亮在中间)、小孔成像(墨子)等。真空中最快。

(2)光的反射

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如猪八戒照镜子、猴子捞月。

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

平面镜的应用:①水中的倒影;②平面镜成像;③潜望镜。

球面镜的应用:哈哈镜。

①凸面镜:发散。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

②凹面镜:聚焦。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

透光:不透光是面镜,透光是透镜。

凸透镜:老花镜、放大镜、显微镜和目镜。

凹透镜:近视镜。

(3)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4)光的散射

光束通过不均匀媒质时,部分光束将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从侧向也可以看到光的现象。

雨后天晴,天空呈青兰色就是因为辐射中青兰色波长较短,容易被大气散射的缘故。

红光波长长,散射能力弱,穿透力强,因此红光作指示灯,可以让司机在大雾迷漫的天气里容易看清指示灯,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没看到太阳就天亮。

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和散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光纤是全反射。

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放热)。

(2)汽化和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放热,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用途--缩小体积,便于储存和运输)。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例: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灯丝变细,卫生球变小。

②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华放热。例:霜,树挂、窗花。

压强和浮力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速度越快,压强越小)

应用: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因此,飞机起降时逆风向有助于飞机的起飞和降落。

屋顶被掀翻原理:上面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屋内气压大,屋内压强把屋顶掀开。轮胎车胎是圆的可以减少摩擦。轮胎内打气是缓冲作用。

(2)浮力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地中海盐度小(吃水深),红海盐度大(吃水浅)。

化学知识

空气

(1)空气组成: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CO、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等。

(3)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防紫外线);温室效应(CO2、CH4等);酸雨(NO2、SO2等):我国以硫酸雨为主;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4)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1)水资源

海洋:含量最多的物质--水,最多的金属元素--Na(食盐)。

(2)硬水与软水

硬水(含物质多):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水垢比较多。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水壶水垢多说明硬水。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3)水体富营养化

(氮磷钾)含磷化学物质进入水体,出现如赤潮(水体富营养化)这样的现象。

水体富营养:微生物增长,赤潮。水葫芦、黄河大鲤鱼是外来物种入侵。

常见气体用途

(1)氧气(O2):燃烧。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如燃烧、炼钢、气焊)。

(2)二氧化碳(CO2):不支持燃烧(用途:灭火),不能供给呼吸(为呼出气体主要成分);干冰(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用于致冷和人工降雨(碘化银)——升华吸热。天然气无色无毒的气体,可以发生爆炸和窒息。天然气泄漏不能关电和打电话。

(3)一氧化碳(CO):煤气中毒元凶--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不溶或仅微溶于水,所以在煤灶上放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

(4)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5)稀有气体(He、Ne、Ar等总称):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称惰性气体。

(6)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

燃料和能量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三峡是最大的水电站。水电、火电、核电。

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燃烧仅生成水)核能源的同元素是氕氘氚。海里有可燃冰

生物知识

免疫作用:白细胞、淋巴系统(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是脾),免疫系统被破坏易得艾滋病;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

胰岛素:胰岛素是由胰岛8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基因:是遗传学的基础概念,又称遗传因子,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结构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还有RNA)片段。

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酶:是细胞产生的、大都具有催化生化反应功能的蛋白质:单纯蛋白质或结合蛋白质(其中非蛋白部分成为辅基或辅酶)。

核酸:是一种主要位于细胞核内的生物大分子,其充当着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和传递。

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染色体:染色体是由线性双链DNA分子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就分藏在每条染色体中,所以,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也就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蛋白质:蛋白质是化学结构复杂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头等重要物质。

脂肪: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脂肪,英文名词为fat。

遗传:遗传,基因链遗传,是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

变异:变异是指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遗传基因发生改变的现象。变异分两大类,即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

克隆:克隆通常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生殖方式或者自然的无性生殖方式(如植物)。

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由美国科学家于年率先提出。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年3月6日。

更多知识点获得,请老吴公考行测研究院院长、首席行测讲师杨英杰老师的新浪微***博:行测老杨。

预测集训班(山西)将于13号开课,由吴红民老师、张金中老师、杨英杰老师授课,仅剩少量名额,欲报从速。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治白癜风最好
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yf/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