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492.html

儿童保健亲亲家园

根据国家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的要求,所有出生的宝宝都应该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因为有的宝宝出生时看起来很健康,但在妈妈肚子里可能已经出现听力问题了。

宝宝出生以后,一般情况下父母难以在1岁内发现其听力问题,多数孩子到了2-3岁不会说话的时候,才会引起家长的注意。

爸爸妈妈我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

所以宝宝一出生爸爸妈妈就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那听力筛查是不是只做一次呢?

在儿保门诊中,家长经常这样说,我家宝宝刚出生时查过了,或者是宝宝听得到周围的声音不用查了。但是爸爸妈妈要警惕——晚发性听力障碍的发生,因此应分别在孩子第1、3、6、12个月及2岁,3岁时各监测一次。

爸爸妈妈注意了

还有一部分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尤其是神经系统高危因素的宝宝,需要监测的频率还要更高些,如1岁内1-2个月或至少3个月一次,1岁后至少每半年一次。

金玲妈妈告诉你,哪些是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宝宝:

(1)母亲在怀孕期间使用耳毒性药物;

因用药不当致聋

(2)母亲患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弓形体引起的宫内感染;

我很幸运因为我还能听到世界的声音

(3)出生体重小于克;

(4)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低于4分;出生后5分钟Apgar评分低于6分、具有先天性或迟发性的小儿期听力损伤的家族史、父母近亲结婚者;

(5)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住院超过5天;

(6)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小时;

(7)患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指标;

(8)患细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

(9)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10)有听力障碍家族史;

(11)临床上怀疑存在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症,如常见的Usher综合症等;

(12)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

(13)体外膜氧者。

孩子出生后如果听不清或听不到声音,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3岁以内)缺乏言语和环境声的刺激,听觉-言语链就会出现障碍,这样会影响他们日后的言语-语言发育。轻者会导致辩音不清,重者会导致听觉言语障碍,引起性格孤僻、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困难甚至还造成聋哑等一系列问题。

金玲妈妈的话要记住哟

如果2-3岁才发现宝宝有听力问题的话,就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即使这时候进行干预,其言语-语言和认知发育水平仍会落后于同龄儿童。因此正确的听力筛查可以减轻宝宝的听力损失,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给予及时干预和康复,就可以做到聋而不哑,将残障儿童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总之,听力健康监测——不是一次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希望爸爸妈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yy/13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