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http://m.39.net/pf/a_5131653.html

儿童

在家雾化那些事儿,你都清楚吗?

关键词

家庭

雾化

注意事项

雾化治疗,各位家长可能都非常的熟悉,每次宝宝发生医院,医生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雾化治疗。

医院给孩子做雾化,既耽误家长时间又折腾孩子,且秋冬季呼吸道疾病多发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于是,很多家长寻思着能不能自行在家给孩子做雾化呢?需要注意什么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Q

家庭雾化有何优势呢?

A

需要长期雾化吸入的患儿均可以考虑家庭雾化给药方式,此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1.患儿在熟悉环境中,避免恐惧造成的哭闹,更容易配合;

2.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3.家中雾化操作方便,增加患儿依从性;

4.节省时间和交通成本,能够第一时间给予雾化吸入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Q

用嘴吸还是用鼻吸?

A

由于鼻腔的口径较口腔小,而黏膜鼻甲弯曲,粒子经过时容易沉降。也就是在鼻腔浪费的药量多,达到肺泡或者小气道的粒子数量减少,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所以一般而言应当用嘴吸。

然而由于年龄太小的儿童不会配合进行嘴吸,一般而言采用的是面罩吸入;年龄较大的患儿则建议采用嘴吸。

Q

雾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A

(1)密切观察患儿情况,个性化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多时,先拍背咳痰,必要时吸痰;哭闹患儿不可强制进行雾化,应当安抚后再做;患儿哭闹时面罩不可紧扣口鼻,便于观察面色;出现口鼻发绀,应暂停雾化,观察好转再进行。

(2)雾化时的体位:坐位最佳,婴幼儿可半坐卧位,这样有利于药液沉积到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3)注意控制雾化量:由于幼儿喉组织发育不完善,喉腔及鼻毛缓冲作用小,如开始吸入时将雾化量调至最大,大量冷雾气急剧进入气道可能会引起刺激性咳嗽等不适,诱发哮喘,甚至使支气管痉挛,导致憋气、呼吸困难。正确的方法是在刚开始时使雾化吸入嘴离患儿6~7cm,然后,逐步减少到3cm左右,目的是让让患儿适应雾化液的温度,减轻冷空气对气道的刺激,减轻患儿的不适,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4)雾化时间:吸入治疗掌握适时、适度尤其重要。根据病情,掌握吸入间隔时间。同时应当参考药品说明书关于最大剂量和间隔时间的说明。一方面防止吸入间隔时间过长、痰液粘稠及排痰困难。另一方面,需要防止吸入过量,超过了气管、肺对水分的清除能力导致的痰量生成过多,甚至出现肺水肿等。主要以观察患儿有何不适,避免出现气促、烦躁等症状为适度。(5)雾化结束后的处理措施:雾化完毕后让患儿漱口,以减少药物在口腔和咽部沉积,避免念珠菌感染;对长期使用激素治疗可用2%碳酸氢钠漱口。年龄较小患儿可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10min后再饮入。使用化痰药物后,指导拍背利于痰液的排出。吸药后立即清洗脸部,以减少可能经皮肤吸收的药量

Q

家庭雾化机如何选择?

A

市面上出售的雾化器多达数十种,类型包括:超声雾化器和空气压缩式雾化器。每种类型既有国产也有进口的,价钱也从几十元、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对于雾化机的选择有什么讲究吗?

①雾粒大小有讲究

10~20μm,一般只能抵达上气道和咽部,可以用来做美容、做面膜,也可用来治疗局部咽喉炎症、上气道炎症等;

2~5μm,可以抵达下气道,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变异性鼻炎、咽喉炎等;

<1μm,会被吸进去又呼出来,达不到治疗效果。

②雾化速率的适中,吸收效果更好

雾化速率过慢,达不到治疗效果;雾化速率过快,又易使雾化颗粒凝结成水珠,挂在呼吸面罩上面。且速率过快,患者雾化过程中也易产生呛咳发生危险。唯有合适的雾化速率,吸收治疗效果才能更好。

那怎样的雾化速率比较合适呢?研究证明,儿童雾化速率0.3ml/min左右,成人雾化速率0.5ml/min,雾化过程较为舒适,并且效果好。如果雾化速率跨度过大也并不适合选择,跨度大出雾不够集中,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差。

Tips:选对合适的雾化器,是否就能放心在家做雾化?

若患儿病情处于急性发作期,不宜在家雾化治疗,医院,以免延误病情,或用药不当,出现手抖甚至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患者病情处于稳定期在家做雾化,医院做检查。

Q

规范操作有哪些?

A

规范操作是家庭雾化最重要的一环,家长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时机:

雾化选择在患儿进食前30分钟、进食后1小时或咳喘明显时进行。雾化前应清理口腔分泌物、食物残渣,确保药液顺利进入。

2.呼吸:

治疗时应以平静呼吸或间隙性深吸气为佳。使用面罩式雾化器时,可指导患儿嘴巴深吸气、鼻部呼气,使药物更加深入。患儿哭闹明显时,吸气短促,影响雾化效果,可暂停雾化吸入,待平静后继续治疗。

3.治疗时间:

一般雾化时间为10~15分钟。如果患儿不配合,可适当缩短雾化时间。

4.雾化后护理:

及时为患儿清洗脸部,避免药液残留,刺激皮肤。年长儿应漱口,婴幼儿适当饮水,避免药液在口腔内残留。雾化器应定期使用清水雾化检查雾化器性能是否良好。

5.清洁消毒:

雾化结束后,应及时清洗雾化器,避免药液堵塞。还有面罩或咬嘴应使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定期更换雾化器,保证有效输出量,一般建议使用15天后更换新的雾化器。

推荐回顾

家庭雾化知多少

家庭雾化知多少

雾化科普宣传

查找方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zl/11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