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镜中心,肖阳宝戴上口罩准备工作(8月14日摄)。

穿上隔离服,戴上口罩,肖阳宝走进内镜中心诊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为结核病人进行内镜检查和内镜手术。

今年39岁的肖医院内镜中心主任,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已有近8年时间。内镜中心的工作是风险与成就感并存的,由于内镜手术操作更容易接触到病人含有结核杆菌的气道分泌物,肖阳宝面临着更大的职业暴露风险。而且,人体气道比较脆弱,周围血管多,操作中精神稍有不集中便可能导致血管破裂,病人窒息。而内镜操作对于结核病的确诊和治疗又是不可或缺的,每当肖阳宝看到病人经过他的治疗能顺畅地呼吸,他就感到很有成就。尽管有一丝感染结核病的担忧,肖阳宝仍然对工作充满热爱,目前他已经在岗位上完成了近3万例手术操作。

由于每天都要与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医院的医生在工作时都会戴上防护口罩,因此他们也自称为“蒙面卫士”。“只要病人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守护在这里。”肖阳宝说。

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肖阳宝(上)医院内镜中心和放射科医生一起阅片(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肖阳宝(左一)在为患者进行内镜检查(8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肖阳宝(右)在内镜中心诊室内为患者进行内镜检查(8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肖阳宝行走医院住院部的走廊上(8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肖阳宝带女儿在游乐场玩蹦床(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肖阳宝在下班前仔细地洗手(8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肖阳宝摘下口罩后,脸上留下了清晰可见的印记(8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医院内镜中心诊室,肖阳宝(右一)做内镜检查前查看患者病情(8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肖阳宝(左一)坐在沙发上看着两个女儿玩耍(8月15日摄)。由于小女儿(右一)年纪尚小,免疫力较差,肖阳宝在洗澡前不会与她亲密接触。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肖阳宝医院内镜中心诊室内为患者进行内镜检查(8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zl/15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