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记忆の第20弹

01

雾化吸入法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常用药物(抗生素)

戳我

?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02

雾化吸入法解除支气管痉挛常用药物(平喘药)

戳我

?

氨茶碱、沙丁胺醇(舒喘灵)

03

雾化吸入法稀释痰液,帮助祛痰常用药物(祛痰药)

戳我

?

α-糜蛋白酶、盐酸氨溴索(沐舒坦)

04

雾化吸入法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常用药物(糖皮质激素)

戳我

?

地塞米松

05

超声雾化吸入时为使药液达呼吸道深部,应指导病人

戳我

?

闭口唇,深呼吸

06

雾化器水槽内应保持足够的水量,水温不宜超过

戳我

?

50℃

07

超声雾化吸入每次治疗时间

戳我

?

15~20min

08

超声雾化吸入完毕应注意

戳我

?

先关雾化再关电源

09

氧气雾化吸入氧气流量应调至

戳我

?

6~8L/min

10

氧气雾化吸入以防液体进入雾化器内使药液稀释,氧气湿化瓶内

戳我

?

不放水

11

皮内注射(ID)常用注射部位:;进针角度:。

戳我

?

前臂掌侧下段;5°

12

皮下注射(H)常用注射部位:;进针角度:。

戳我

?

上臂三角肌下缘;30~40°

13

肌肉注射(IM)常用注射部位:;进针角度:。

戳我

?

臀大肌,臀中、小肌;90°

14

静脉注射(IV)常用注射部位:;进针角度:。

戳我

?

手背静脉网(首选)、贵要静脉;15~30°

15

“十”字法:从向左或右侧面画一水平线,然后从作一垂直平分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即为注射区。

戳我

?

臀裂顶点;髂嵴的最高点;外上象限避开内角

16

联线法:取和连线的。

戳我

?

髂前上棘;尾骨;外上1/3处

17

臀中、小肌注射(2岁以下)定位法:以尖和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使示指、中指与构成一个三角形,其示指和中指构成的内角,即为注射部位。髂前上棘外侧处为注射部位(以病人自己的手指宽度为标准)。

戳我

?

示指;中指;骼嵴;三横指

18

针尖斜面一半在静脉内,一半在静脉外,抽吸有回血,注药时部分药液溢出至皮下,使局部皮肤隆起,病人有疼痛感,判断注射失败的原因为

戳我

?

针头未完全刺入静脉

19

针尖斜面一半穿破对侧静脉壁,抽吸可有回血,注药时部分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病人有疼痛感,如只推注少量药液,局部不一定隆起,判断注射失败的原因为

戳我

?

针头刺入较深

20

因松解止血带,致针头未刺入静脉,抽吸无回血,判断注射失败的原因为

戳我

?

针头刺入过浅

每日小试の第20刀

01

患者,女,78岁,患有慢性肺心病,因肺部感染住院。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头孢美唑钠、沐舒坦、氨茶碱等治疗。氨茶碱的药理作用为

A.降低体温

B.稀释痰液

C.减少支气管分泌物

D.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E.控制细菌感染

戳我

?

D

氨茶碱能解除支气管痉挛。故选D。

02

患者男性,67岁。患慢性支气管炎,近几天咳嗽加剧,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首选的药物是

A.氨茶碱

B.青霉素

C.沙丁胺醇

D.α-糜蛋白酶

E.地塞米松

戳我

?

D

α-糜蛋白酶选项的作用就是稀释痰液,帮助祛痰。故选D。

03

患者,女,32岁,大叶性肺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医嘱行超声雾化吸入稀释化痰止咳。使用超声波雾化器过程中,水槽内水温不超过

A.70℃

B.50℃

C.30℃

D.60℃

E.40℃

戳我

?

B

雾化器水槽内应保持足够的水量,水温不宜超过50℃。故选B。

04

患者男性,67岁。哮喘发作伴咳嗽,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错误的做法是

A.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调整定时器,打开雾量调节开关

B.雾化时间一般以15~20分钟为宜

C.水槽内须保持有足够的冷水

D.治疗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闭电源

E.口含嘴放入病人口中,张口唇,深呼吸

戳我

?

E

超声雾化吸入时为使药液达呼吸道深部,应指导病人闭口唇,深呼吸。故选E。

05

患者王某,患慢性支气管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为使痰液易于排出,遵医嘱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氧气湿化瓶中应加入蒸馏水

B.药液稀释在5ml以内

C.嘱患者吸气时应按住出气口

D.氧流量需6~8L/min

E.吸入前患者应先漱口

戳我

?

A

雾化吸入操作时氧气湿化瓶内不放水。故选A。

06

患者,女性,24岁。因肺部感染行青霉素皮试。在皮试过程,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进针角度为15°

B.20min后观察皮试结果,并记录

C.注射部位可在前臂掌侧下段

D.不可用碘酊消毒皮肤

E.拔针后嘱患者切勿揉擦局部

戳我

?

A

做药物过敏试验,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用70%乙醇消毒,待干;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刺入皮内,注入0.1ml药液,使局部隆起形成半球状皮丘,并可见皮肤变白,毛孔显露。拔针,勿用棉签按压,嘱患者切勿揉擦局部,不要离开病室,2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不适立即告知护士。故选A。

07

有关臀大肌注射时体表定位联线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髂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B.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

C.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内下1/3处

D.髂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下1/3处

E.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戳我

?

E

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即为注射部位。故选E。

08

患儿,2岁,因肺炎入院,T39.8℃,P/min,呼吸25/min。医嘱:青霉素40万U,im,Qid;维生素C0.2g,止咳糖浆5ml,口服,Tid,青霉素皮试阴性后,护士为其行肌内注射,部位应选择

A.臀大肌

B.上臂三角肌

C.臀中、小肌

D.腹部

E.股外侧肌

戳我

?

C

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臀大肌尚未发育好,注射时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最好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故选C。

09

患者,女性,38岁,急性胃肠炎,遵医嘱给予10%硫酸镁溶液10ml加50%葡萄糖液20ml静脉注射。在注射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见回血,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

B.注射毕,以消毒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

C.针头与皮肤呈5°角,由静脉侧方刺入

D.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上进针

E.在穿刺点上方约6cm处扎紧止血带

戳我

?

C

静脉注射针头和皮肤呈15~30°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故选C。

10

患者,女性,42岁,因皮肤过敏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10%葡萄糖20ml静脉注射。静脉注射过程中,护士发现患者局部肿胀、疼痛,试抽有回血,可能原因是

A.针头阻塞

B.针头刺入过深,针尖穿透对侧静脉壁

C.针头刺入过浅,未刺入静脉

D.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

E.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戳我

?

D

患者局部肿胀、疼痛,试抽有回血,应是针头刺入过深,针尖斜面一半刺破对侧静脉壁,抽吸可有回血,注药时部分药液溢出,患者有疼痛感,如只推注少量药液,局部不一定隆起。故选D。

金针度人KNACK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jc/1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