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而今年已经是举办的第34个届了,面对吸烟人数不减反增的现状,今年的戒烟日的主题为“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

关于吸烟以及戒烟的话题,我们一直在谈论,大家都知道香烟对身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对于一些长期吸烟的人群来说,只要不发生在自己或者是家人身上,就可以无视这种危害。更加严重的是,不少烟民还会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比如“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又或是“香烟配酒,要啥都有”之类的话,只为了更好的麻痹自己,那下面就让实际数据“打破”烟这些虚构的想法。

根据《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现有3亿以上烟民,其中15岁以上的人群,吸烟率可以达到26.6%,其中男性吸烟率占到50.5%,也就是说,只要是超出15岁的人群,个人中就有26个上属于烟民。更加重要的是,我国每年因为吸烟死亡的人数超出万,如果不加以制止,预计在10年后会上升为万,甚至更多。

同时报告中还重点指出,二手烟对身体也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我国约有万不吸烟的人因为长期接触二手烟中含有的一氧化碳、焦油等物质而死亡,这是因为香烟经过充分的燃烧,其中含有的多种有害物质含量要比一手烟中高出2-30倍,长期接触二手烟,对身体的危害同样也不小,具体情况如何,以下给大家仔细说明。

1、香烟是诱发肺部疾病的重要因素

大部分人认为香烟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但事实并非如此,尼古丁的效果是作用于中枢神经,让身体产生对其产生依赖,真正对身体有危害的是焦油、苯并芘等多种有害物质。而这些物质随着呼吸进入到肺部,随后附着在肺部细胞上,增加疾病的出现风险,比如肺结核、慢性肺炎、支气管炎、尘肺等疾病,和长期吸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2、长期吸烟会增加癌症的出现风险

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香烟中存在多种有害物质,其中有69种致癌物,而癌症的产生和致癌物的长期接触离不开关系,而吸烟也是增加癌症风险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肺癌、咽喉癌、肝癌、白血病等。更加重要的是,随着吸烟年限的增加,癌症出现的风险也会不断增加,如果可以尽早戒烟,不仅可以减少身体损伤,还能降低癌症的出现几率。

3、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人体内的有害物质主要是通过血管进行代谢,长期吸烟容易增加血管壁损伤,引起血液黏稠,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病几率,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香烟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是引起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想要降低疾病的出现风险,戒烟是势在必行的方法。

以上是香烟对身体所造成的危害,如果不想等到以后被疾病缠身,不妨尽早远离,同时二手烟并没有任何的安全标准,只要接触到就会对人体器官造成损伤。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丈夫吸烟的女性,出现因为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死亡的风险要比丈夫不吸烟的女性高出29%,如果丈夫吸烟时间超出30年,女性出现癌症的风险会是正常人的3.1倍。

如果父母有一方吸烟,孩子出现肺炎和支气管炎的风险也会随之升高,由此可以看出吸烟对自己以及家人的危害,如果真的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好,尽早戒烟,不创造二手烟,保持无烟环境,对任何人都有好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yy/1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