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火怎会烧伤临床用氧安全您需要注意
氧气吸入并发症(下)
胡大爷,因行走不稳住院,于10月13日上午在全身麻醉下行颈椎手术,术后取平卧位,予持续鼻塞吸氧3L/min,为中心供氧,患者恢复良好,次日,患者进食时不慎将少许热汤洒到上唇,急忙用戴有腈纶材料的袖口擦拭上唇及鼻周,此时患者突然感觉鼻部出现火花,立即拔出吸氧管,停止吸氧,灭火,发现患者双鼻周围皮肤被熏黑。当时室内无人使用明火,怎么会烧伤?今天小编与您分享吸氧烧伤及常见不适情况如何处理。
一、烧伤
(一)发生原因
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导致氧气外漏,室内使用明火,如进行艾灸、拔火罐等操作,或病人用腈纶质地的衣物摩擦易产生静电,导致火灾发生。
(二)临床表现
根据烧伤程度,分为不同临床表现。Ⅰ度:达角质层,轻度红、肿、热、痛,感觉过敏,不起水泡,表面干燥。浅Ⅱ度:达真皮层,剧痛,感觉过敏,温度增高,有水泡,基地潮湿,均匀发红,水肿明显。深Ⅱ度:达真皮层,有附件残留,可有或无水泡,基底湿润苍白,有出血小点,水肿明显,痛觉迟钝,拔毛时痛。Ⅲ度:损伤至皮肤全层,甚或包括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皮革样,蜡白或焦黄,炭化,感觉消失,无水泡,干燥,干后可见栓塞静脉呈树枝状,痂下水肿,拔毛不痛。
(三)预防与处理
1、注意安全用氧,严禁烟火,严禁设备带使用大功率电器。
2、为病人吸氧时要妥善固定吸氧装置,防止氧气外漏。
3、病人吸氧时要着棉质外衣。勿穿着用腈纶材料的枕巾和衣服,避免由衣服或头发与枕巾摩擦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火灾。
4、一旦发生火灾,要保持冷静,及时关闭氧气来源(医护人员一定要知道具体位置)。并迅速转移患者,控制火势。
5、如病人烧伤,按烧伤处理。
二、气道黏膜干燥
(一)发生原因
1、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液不足,氧气湿化不充分,尤其是病人发热、呼吸急速或张口呼吸,导致体内水分蒸发过多,加重气道黏膜干燥。
2、吸氧流量过大,氧浓度﹥60%。
(二)临床表现
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部分病人有鼻衄或痰中带血。
(三)预防及处理
1、及时补充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对发热病人,及时做好对症处理。对有张口呼吸习惯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其配合改用鼻腔呼吸,利用鼻前庭黏膜对空气有加温加湿的功能,减轻气道黏膜干燥的发生。对病情严重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
2、根据病人缺氧情况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小儿1-2L/min。吸氧浓度控制在45%以下。
3、加温加湿吸氧装置能防止气道黏膜干燥。
4、对于气道黏膜干燥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器可随时调节雾量的大小,并能对药液温和加热。
三、鼻衄
(一)发生原因
1、插鼻导管动作过猛或反复操作所致;部分患者鼻中隔畸形,而操作者按常规方法插管,使鼻黏膜损伤,引起鼻衄。
2、鼻导管过粗或质地差。
3、长时间吸氧者,鼻导管与鼻咽部分泌物粘连、干涸,在更换鼻导管时,鼻咽部的黏膜被外力扯破导致出血。
4、长时间较高浓度吸氧,且湿化不足导致鼻黏膜过度干燥、破损。
(二)临床表现
鼻腔黏膜干燥、出血,血液自鼻腔流出。
(三)预防及处理
1、正确掌握插管技术,插管时动作轻柔。如有阻力,要排除鼻中隔畸形的可能,切勿强行插管。必要时改用鼻塞法吸氧或面罩吸氧。
2、选择质地柔软、粗细合适的吸氧管。
3、长时间吸氧者,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做好鼻腔湿化工作,防止鼻腔黏膜干燥。拔除鼻导管前,如发现鼻导管与鼻黏膜粘连,应先用湿棉签或液体石蜡浸润,再轻摇鼻导管,等结痂松脱后才拔管。
4、如发生鼻衄,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局部止血处理。如使用血管收缩剂或局部压迫止血。对鼻衄出血量多,上述处理无效者,请耳鼻喉科医生行后鼻孔填塞。
四、感染
(一)发生原因
1、吸氧终端装置污染:吸氧管道、氧气湿化瓶、湿化瓶内湿化液等容易发生细菌生长。
2、插管动作粗暴导致鼻腔黏膜破损,而病人机体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易发生感染
(二)临床表现
病人出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如畏寒、发热、咳嗽、败血症等。
(三)预防及处理
1、每日更换吸氧管、氧气湿化瓶及湿化瓶内湿化液,湿化瓶每日消毒。
2、湿化瓶内液体为灭菌处理的冷开水、蒸馏水。
3、每日口腔护理二次。
4、插管动作宜轻柔,以保护鼻腔黏膜的完整性,避免发生破损。
5、如有感染者,去除引起感染的原因,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五、过敏反应
(一)发生原因
1、并发急性肺水肿时使用20%-30%酒精进行氧气湿化,而患者对酒精过敏。
2、对吸氧管材料或胶布过敏。
(二)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加重,病人球结膜充血,皮肤瘙痒。或接触吸氧管的鼻腔肿胀、疼痛。面部贴胶布的皮肤发红、起水泡,甚至皮肤溃烂。
(三)预防及处理
1、详细询问病人过敏史,包括药物、用物等。
2、酒精过敏者,湿化液禁用酒精。
3、发生过敏反应者,及时去除过敏源,给予抗过敏及时对症治疗。
六、肺组织损伤
(一)发生原因
给病人进行氧疗时,在没有调节氧流速的情况下,直接与鼻导管连接进行吸氧,导致大量高压、高流量氧气在短时间内冲入肺组织所致。
(二)临床表现
呛咳、咳嗽、严重者产生气胸。
(三)预防及处理
1、在调节氧流量后,供氧管方可与鼻导管连接。
2、原面罩吸氧病人在改用鼻导管吸氧时,要及时将氧流速减低。
资料来源: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
敬请广大医护同仁继续鍖椾含涓鍖婚櫌鏄獥瀛?鍙g鏈濂界殑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yy/7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儿急慢性扁桃体炎升阳补益清热推拿方法
- 下一篇文章: 雾霾严重感冒咳嗽这个东西你给宝宝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