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关于咳嗽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只有在呼吸道感染是才能引起咳嗽B.干咳仅见于肺癌早期C.支气管扩张症咳嗽往往于清晨或夜间变动体位时加重,并伴咳痰D.中枢神经因素引起的咳嗽,是从脑桥发出冲动所致E.感染时引起的咳嗽较重,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咳嗽较轻7、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为()。A.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B.交感神经功能低下C.α受体功能亢进D.β受体功能亢进E.副交感神经功能低下8、慢性肺心病的发病中哪一项与形成肺动脉高压无直接关系()。A.缺O2使平滑肌细胞膜对Ca2+通透性增加B.CO2潴留使PH下降C.继发性红细胞增多,使血液粘稠度增加D.痰栓使细小支气管阻塞E.肺间质性炎症引起肺小动脉炎9、下列哪项引起左室压力负荷过重()。A.高血压B.二尖瓣关闭不全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甲状腺功能亢进E.贫血10、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每日的补液量应该是()。A.前一天的尿量+mlB.前一天的出量(尿量+大便量+胃肠道丢失量+引流量+出汗量)+mlC.严格控制入量,发热也不能增加总入量D.根据体重决定补液量,以保持体重不减轻为度E.据生理需要量,每日补充ml左右答案第6题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5:咳嗽与咳痰病因;1.呼吸道疾病从鼻咽部至小支气管整个呼吸道粘附膜受到刺激时,均可引起咳嗽。各种物理(包括异物)、化学、过敏因素对气管、支气管的刺激以及肺部细菌、结核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或寄生虫感染均可以引起咳嗽,如咽喉炎、喉结核、喉癌等可引起干咳,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内膜结核及肺部肿瘤等可引起咳嗽及咳痰。呼吸道感染是咳嗽、咳痰最常见的原因。2.胸膜疾病如各种胸膜炎、胸膜间皮瘤自发性气胸或医源性如胸腔穿刺、针灸等引起的气胸均可引起咳嗽。3.心血管疾病当二尖瓣狭窄或其他原因所致左心功能不全引起肺淤血、肺水肿及各种栓子引起栓塞时,肺泡和支气管内漏出物或渗出物刺激肺泡壁与支气管粘膜,引起咳嗽。4.中枢神经因素由于大脑皮质发出冲动传至延髓咳嗽中枢,可引起咳嗽。因此人在生理状态下可随意引起咳嗽或抑制咳嗽。脑炎及脑膜炎等病理状态下也可引起咳嗽。咳痰是借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态表现。其内容物为各种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与过敏性因素使呼吸道各部充血、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腺体和杯状细胞分泌增加的渗出物与粘液、浆液,吸入之尘埃及某些组织破坏产物,混合而成。在感染性疾病时,可于其中查到病原体。第7题试题答案:A考点:☆☆☆☆考点2: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慢性支气管炎的外因(1)吸烟:与慢支发生有密切关系,吸入烟雾可使支气管收缩痉挛,粘膜充血、水肿,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致粘液分泌增多,粘液-纤毛清除功能降低而易发生感染。(2)感染因素:是慢支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病毒、支原体和细菌感染,细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球菌为常见。(3)理化因素:如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的慢性刺激,可为慢支的诱发因素。(4)气候:寒冷空气刺激可降低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而易于继发感染。(5)过敏因素:喘息型慢支的发病与过敏因素有关。患者常有过敏史,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与组胺含量常有增高。2.慢性支气管炎的内因(1)呼吸道局部防御和免疫功能降低:老年人常因呼吸道免疫功能减退,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分泌型IgA(SigA)减少,以及呼吸道防御功能退化等因素而易患慢支。(2)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气道反应性增高,微弱刺激即可引起支气管收缩、分泌物增加。3.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1)慢性支气管炎症使细支气管管腔狭窄,形成不完全阻塞,呼气时气道过早闭合,肺泡残气量增加,使肺泡过度充气。(2)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失去其支架作用,致使呼气时支气管过度缩小或陷闭,导致肺泡内残气量增加。(3)反复肺部感染和慢性炎症,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害肺组织和肺泡壁,导致多个肺泡融合成肺大泡。(4)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肺组织供血减少致营养障碍而使肺泡壁弹性减退。(5)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失衡:人体内存在弹性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为α1-抗胰蛋白酶),吸烟可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弹性蛋白酶,烟雾中的过氧化物还使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导致肺组织弹力纤维分解,造成肺气肿。此外,先天性遗传缺乏α1-抗胰蛋白酶者易于发生肺气肿。第8题试题答案:D考点:☆☆☆☆考点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1)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①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缺氧时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白三烯、前列腺素F2a和血栓素增加,可使肺腑血管收缩。目前研究还表明缺氧可使内皮源性收缩因子和内皮素释放增加,对肺血管有强烈的收缩作用,而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如一氧化氮生成减少。以上体液因素的变化在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中起重要作用。此外,缺氧亦可直接使肺血管平滑肌收缩。②高碳酸血症时由于H+增加,使肺血管对缺氧收缩敏感性增强,亦致肺动脉压增高功能性因素在肺腑动脉高。功能性因素在肺动脉高压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经过治疗,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纠正后,肺动脉压可明显降低。(2)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①慢性及支气管周围炎累及邻近的小动脉,引起血管炎,导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②肺气肿时肺泡内压增加,压迫肺毛细血管。③肺泡壁破裂造成毛细血管网的毁损,肺泡毛细血管床减损超过70%时,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大,肺动脉增高。④慢性缺氧所致肺血管重建,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肥大,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以上因素均使肺血管阻力增加。(3)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增加:慢性缺氧产生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大。缺氧可使醛固酮增加而导致水钠潴留,缺氧使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而加重了水钠潴留,均可导致血容量增多。以上因素均使肺动脉压升高。临床上静息时若肺动脉平均压≥20mmHg(2.66Pa),为显性肺动脉高压;若静息肺动脉平均压<20mmHg,而运动后肺动脉平均压>30mmHg(4.0kPa)时,则为隐性肺动脉高压。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肺循环阻力增加后,右心发挥其代偿功能而致右心室肥厚。随着病情进展右心室逐渐失代偿,右心排血量下降,舒张末压增高,导致右心室扩大和右心衰竭。肺心病患者有少数出现左室肥大甚至左心衰竭,这可能是由于缺氧、高碳酸血症等因素所致左、右心室损害之故,亦可能由于伴发的高血压或冠心病等所致。3.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缺氧的高碳酸血症尚可损害其他重要器官,使脑、肝、肾、胃肠道等发生病变,引起多脏器的功能障碍等。第9题试题答案:A考点:☆☆☆☆☆考点1:心力衰竭的基本知识;心力衰竭是一个综合征,很难精确定义。目前较公认的定义是: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功能异常,而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出量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它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状态,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随人口的老龄化,心力衰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和社会经济问题。1.心功能的分级(1)Killip分级:用于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状态。Ⅰ级:无肺部啰音和第三心音。Ⅱ级:肺部有啰音,但啰音的范围<1/2肺野。Ⅲ级:肺部啰音的范围>1/2肺野(肺水肿)。Ⅳ级:休克。(2)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的分级方案是根据患者的自觉的活动能力划分为4级:I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平时的一般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2.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冠心病已成为欧洲75岁以下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病因,和我国的情况相似。上海地区最近的调查显示该地区65.8%的心力衰竭是由冠心病所致。在高龄老人中高血压也是心力衰竭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根据病理生理异常,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可分为:(1)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炎、心肌病和冠心病等。(2)后负荷增加: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和肺动脉瓣狭窄等。(3)前负荷增加: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反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代谢需求增加的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动静脉瘘等)。3.心力衰竭的诱因(1)治疗不当:主要为洋地黄用量不当(过量或不足),以及合并使用了抑制心肌收缩力(异搏定、β阻断剂)或导致水钠潴留(大剂量非甾体类消炎药)的药物。(2)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是较重要的诱因。(3)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率快的心房颤动和其他快速心律失常。(4)肺动脉栓塞。(5)体力或精神负担过大。(6)合并代谢需求增加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动静脉瘘等。感染、心律失常和治疗不当是心力衰竭最主要的诱因。4.心力衰竭的类型(1)左心力衰竭、右心力衰竭和全心衰竭。(2)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3)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4)高动力循环性心力衰竭。5.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1)心力衰竭的代偿:心功能异常导致心力衰竭后,发生了一系列代偿反应:心脏局部:心腔扩张、心肌肥厚和心率增加。全身:多个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其中较重要的有: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以及抗利尿因子的释放。在心功能代偿过程中,Frank-Starling机制、心室重构和神经体液的激活发挥了重要作用。(2)心室重构: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使室壁应力增加,导致心室反应性肥大和扩张,心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胶原网的组成均有变化,这就是心室重构过程。当心肌肥厚不足以克服室壁应力时,左心室进行扩大伴功能减退,最后发展至不可逆性心肌损害的终末阶段。

第10题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正常人呼吸道和皮呋每日不显性蒸发约为ml、内生水约ml,故基础需水量约为~ml/天。急性肾小管坏死少尿期,由于患者尿量很少,在不透析的情况下,过多的水分进入身体,将引起水中毒,出现高血压、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严格控制大量是必要的,但如果补液太少,则即不能满足生理需要,又不利于肾功能的恢复。因此对于此时的患者掌握“量出为人”的原则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对伴有发热、腹泻、体腔引流的患者,要适当增加液体人量。急性肾小管坏死少尿期是疾病的一个严重阶段,身体处于消耗明显,单纯依靠体重来观察补液量是否合适,可靠性较差。此时除体重观察外,应结合心率、+性静脉压等指标综合分析较为可靠。考点:☆☆☆☆考点3:急性肾衰竭的治疗;1.纠正可逆病因,预防额外损伤如及时纠正低血容量、控制心力衰竭和感染等。同时可酌情应用小剂量多巴胺(0.5~2μg/kg)以扩张血管,增加肾脏血流量;适当使用利尿剂,以增加尿量,促进体内过多液体的排出。2.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1)水平衡:控制液体入量,每日补液量=显性失液+不显性失液-内生水或前一日尿量+ml。发热患者可酌情增加液体入量,以补增加体重为度。(2)纠正高钾血症:当血钾>6.5mmol/L、心电图出现QRS波增宽等明显变化时应予以紧急处理:①10%葡萄糖酸钙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②11.2%乳酸钠或5%碳酸氢钠~ml静点;③50%葡萄糖50ml+胰岛素10u缓慢静脉注射;④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15~30g,3次/d;⑤上述措施效不佳时,应及时给予透析治疗。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轻者可直接给予碳酸氢钠静脉点滴;严重者需立即开始透析治疗。4.补充足够的营养补充足够的营养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促进损伤细胞恢复和再生食物前提,一般热量需要35kcal或kJ/kg?d(主要由糖和脂肪供应),蛋白质限制在0.8/kg?d,不能口服者可给予静脉营养。5.积极控制感染及时抗感染治疗,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无肾毒或肾毒性低的抗生素,并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用药剂量。6.纠正心力衰竭处理方法与一般心力衰竭大致相同,但急性肾功能衰竭对利尿剂反应差、洋地黄制剂效果不好,且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因此治疗重点是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时透析治疗。7.处理好多尿期本期治疗仍为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控制氮质血症和防止各种并发症。对已实施透析治疗的患者应继续透析,但可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减少透析次数,直至停止透析。8.平稳渡过恢复期本期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应定期随访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赞赏

长按







































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yy/7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