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12:00,我科一位长期门诊透析患者,血压/53㎜Hg,心率30次/分,医生查看病情,考虑患者有心脏骤停的风险,向患者告知病情,予以住院治疗,患者表示同意,在协助患者起床时,突然A2区传来护士呼救:快叫医生,推抢救车!

紧急情况下,区内护士张洁,黄佩,杨煌辉立即予以抢救,胡秀梅主任,李鸿燕护士长立即赶至床旁参与抢救:患者男,75岁,突发心脏骤停!

在呼叫完成后,我们立即予以患者徒手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此时医生已经飞奔而至,查看病历,一分钟后患者自主心率恢复30次/分,血氧93%,血压/66㎜Hg,面色逐渐恢复,神志好转,患者呼之能应,医嘱予以阿托品1㎎静脉推注,心率升至70次/分,遵医嘱完善相关检查,予以抽血查AB15,E4A,心肌酶,凝血功能,急诊心电图。告知家属病情,征得同意护送患者入ICU住院观察。予以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经治疗次日患者步行出院。

患者连续性床旁血滤记录

了解病史,我们发现患者在来我科治疗前自服多种降压药其中包含倍他洛克,倍他洛克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有显著的降低血压作用,能明显地减慢心率,在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的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此次的心脏骤停极大原因就是因倍他洛克导致。此次事件告诉我们,服用降血压药应该注意:

一、不要随意间断用药

很多患者在感到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就自作主张间断用药,这样的服药方法很不好,会造成血压忽高忽低,使血压得不到长期控制。停药后血压增高,未在医生指导下自行增加服药剂量导致低血压甚至晕厥,高血压病因复杂,无法根治,只能对症降压治疗。

如果服降压药后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只能说明此时选用的降压药和服用的剂量基本合适,使血压得到控制,并不能说明高血压病已得到治愈或心、脑、肾血管受累发生的病变已恢复正常,所以仍应坚持治疗。当然,在血压平稳一个阶段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减少药量。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高血压病患者需持之以恒终生用药。

二、不要睡前服用药物

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血压过高,防止发生并发症。而当人入睡后,因为人体“生物钟”的控制,加上人体处于静止状态,可使血压自然下降。有专家观察发现,当人入睡后血压可下降20%,且以入睡后2小时最为明显。如果病人在临睡前服了降压药,2小时也正是降压药的高效期,这样两种作用重叠,就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使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发生供血不足,甚至诱发脑血栓或心肌梗死。

因血压的峰值出现在每天6~12点,故临床主张将降压药安排在晨间服用,以控制高血压的峰值,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除已知当时血压过高外,一般应避免睡前服降压药。如每天多次服药,应将每天末次服药的时间安排在睡前3~4小时。

三、不要单纯药物治疗

药物干预是高血压患者的必需治疗原则,但是在服用药物的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药物疗效,利于血压的平稳。

1、做到合理饮食。应控制能量的摄入,限制脂肪的摄入,限制盐的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并戒烟限酒。

2、做到适量运动。高血压患者最好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压。

3、做到心理平衡。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患者在心跳骤停后如不及时抢救,4-6分钟后患者将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本次对患者抢救非常成功,患者次日病情稳定步行出院与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准确评估并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密不可分的,如果我们在生活着遇到心脏骤停情况也可以使用徒手心肺复苏拯救一位生命:

一、环境评估

1.1进行环境评估:确认环境安全。

2.2判断意识:呼叫患者(双侧耳旁呼唤)、轻拍肩部,确认意识丧失。

3.3立即呼救,寻求帮助。呼救内容:(××,快来抢救病人,请通知抢救小组,准备好除颤仪和急救车)。

4.4快速判断呼吸和颈动脉搏动5-10秒:查看胸部有无起伏,确认呼吸停止或无效呼吸,记时间,判断呼吸同时摸颈动脉搏动:食、中指并拢,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无搏动,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5.5让患者仰卧,身体无扭曲;解衣裤,充分暴露胸部。

二、胸外按压

1.1实施按压:按压部位:胸部正中(胸骨中下部,男性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上方)

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十指交扣,手指离开胸壁,双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按压深度:成人5-px;

按压频率:-次/分;

比例:按压/放松比1:1;

按压/呼吸比:成人30:2;儿童及婴幼儿:单人30:2;双人15:2;

按压中断:控制在10秒之内。

三、人工呼吸

1.1开放气道

⑴头偏向一侧,检查并清理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

⑵操作者一手置患者前额,手掌向后下方施力,使头充分后仰;另一手食、中指将颏部向前抬起。

2.2口对口人工呼吸:

⑴保持气道通畅,用压颌之手的拇、食指捏住患者鼻子,正常吸一口气,屏气,双唇包绕密封患者口部吹气,看胸廓上抬。吹气时间至少1秒。吹毕,松开捏鼻翼的手,观察胸廓上抬情况,重复吹气一次。

⑵应用简易呼吸器:面罩置于患者口鼻,一手固定面罩,一手挤压球囊1/3,潮气量~ml,6秒钟一次,频率10次/分。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1)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按压一次可触摸到颈动脉一次搏动,若中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则应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如果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存在,说明病人心搏已恢复。

(2)面色(口唇):复苏有效时,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若变为灰白,则说明复苏无效。

(3)其他:复苏有效时,可出现自主呼吸,或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甚至有眼球活动及四肢抽动。

终止抢救的标准

现场CPR应坚持不间断地进行,不可轻易作出停止复苏的决定,如符合下列条件者,现场抢救人员方可考虑终止复苏:

(1)患者呼吸和循环已有效恢复。

(2)无心搏和自主呼吸,CPR在常温下持续30min以上,EMS人员到场确定患者已死亡。

(3)有EMS人员接手承担复苏或其他人员接替抢救。

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由百度提供:







































得了白癜风能治得好吗
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zl/8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