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望闻问切最早出自于扁鹊的《难经》,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望是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

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

问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

切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叫做四诊。

今天,我们以最通俗的语言和最平常的案例,来简单讲解其中的闻诊和闻诊,相信看过之后,人人都能成为小扁鹊!

1中医四诊之闻诊1脾胃“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黄帝内经》中记载脾胃病的症状为:“登高而歌,弃衣而走”。什么意思呢?如果你胃病很严重的话,就会造成精神的病症,“登高而歌”就是一下就蹦到高处去,使劲地唱,这是他胃病的一个表现,然后剩下他就弃衣而走。

我们有的时候看精神病人,本领高强,那个墙说蹿上去就蹿上去了,就能到墙的墙头去。

中医里属于要治精神病,就是治精神症状的一些问题,其实从胃经治就蛮有效的。因为是胃肾两经,然后会导致精神上的一些症状。

因为肾经如果要得病就是他会经常地“心惕惕如余人将捕之”。老害怕后边有人跟着他,老害怕有人要抓他。肾经精如果不足的话,我们就善恐。

就像我们如果都已经去上班了,可是又跑回来不断地去咣荡咣荡门,看门锁上了没有。实际上这是你肾精,肾精大亏的一个象。

点我

2哭哭啼啼在肺经

肺经的声音呢,是哭。所以,得肺病的人,就特别容易哭。

林黛玉就是成天到晚,哭哭啼啼,实际上她就是肺结核。像肺结核,这些女孩子呢,就是因为她又眼泪汪汪,又那个。

两颧老是红的,两颧红就是肺寒了。就是刚才望的意思所说的,她这个肺有寒的话,这个女人就非常地招男人喜欢。就老觉得她弱弱的,柔柔的,然后男人的那种征服欲就能够在她身上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而且,她就是老悲悲切切地,情感特别丰富,这就是说,能跟她在一起谈情说爱,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哭的声音,实际上是跟肺经有关的。

3哼哼叽叽在肾经

肾经的声音是什么呢?就是呻吟。哼哼叽叽的,没事在那哼哼叽叽的这种,就是肾经,如果会听,那才是中医真正的闻诊里面的内容。

要会听声音,听声音是听感情,听感情是为了听五脏藏六腑。所以这个是闻诊里边的一个。

4听声辨症需“望闻”

如果在临床上要闻诊的话,就是要涉及,比如说咳嗽声,如果“膨膨而喘咳”,由于这是肺的咳,这就是咳声响亮。

如果非常肺胀,咳声很响亮,就是肺经的病。有一种就是虚咳,虚咳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肾藏不纳气,是肾精的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肺的问题。

所以光听一个声,光听一个咳嗽,你就应该清楚它道路到底是哪个经脉上的问题。这就是考验一个医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会听声音。

如果你经常打哈欠,这也是胃气不足的一个象,这样的话,你要通过望闻,就能够明白很多的东西。中医实际上非常看重这两个层面。

2中医四诊之问诊1为什么心脏病人死亡时间不一?

假如同样两个人死于心脏病,我们去判断他们死亡的时间的话,如果是上午的心脏病发作,他的心脏病有可能真正的原因是在脾和胃,还有就是肺与大肠相表里。

什么是表里呢?在中医里,表里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夫妻,夫主外,妻主内。

“肺与大肠相表里”就是大肠为夫,肺为妻。假如大便出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肺气不足造成的。

如果我问你二便情况。实际上我想知道的,并不是你二便的情况,而是你心肺的问题。看似问下面实际上是在问上面。

这是中医里面问诊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点。可能他就因为上厕所的时候耗气耗得太厉害了。下面一使劲,上头就空了。

所以同样的心脏病,在中医里,可能认为不同的时间段,会发生不同的。你知道他的时间段,就能知道他得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点我

如果他的心脏病是死于晚上,傍晚时分,这种人的心脏病就非常有趣,他可能是肾精大伤造成的心脏病。

拿一辆汽车举例,汽车的发动机就相当于人的心脏,油箱就相当于肾精。如果肾精不足,油箱没油的话,,那发动机照样转不起来;所以往往死在下午的心脏病人,可能是肾气伤,没有肾精了,才会造成他的心脏病发作的问题。

2上下楼腿疼?问问便知病根

我们再说一个简单的问诊,上下楼的时候,如果你上楼时小腿肚非常疼的话,这在中医里来说就是膀胱经的问题,是阳虚的问题。

而下楼我们是使用前面的腿劲儿,如果痛的前侧,这部分是属胃经所主。所以如果是是腿的前侧疼痛的话,就是胃经的病。

所以光一个腿疼,如果你问的很清楚的话,你就能知道他它到底是哪个经脉的病。

3谁说牙痛不是病?

关于牙痛,不是说牙痛开个止疼片就可以了。因为牙痛在中医里,它走的是不同的经脉。所以牙痛一定要分清楚,上牙痛还是下牙痛。

上牙痛,基本上是属胃经所主。在扎针的时候,你扎在足三里,扎在内庭,这些都是可以的。

如果是下牙痛,实际上是属于大肠经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你就要用合谷穴,就是我们手上的这个合谷,因为这个是大肠经所主的穴位。

4切脉的“三部九候”

在扁鹊的《难经》出现之前,切脉法其实有好几种,如有的时候会切到人迎的这个部分,这是一个脉。然后寸口,寸口这是一部脉。

还有脚面,是一部趺阳脉。叫人迎,寸口,趺阳,是三部脉。趺阳脉主要是把胃经,看你胃气还足不足。因为中国古代非常强调胃气,人能吃是福!通吃代表你的脾胃就还可以,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

如果你不能吃了,那这个问题就严重了。所以,古代是一定要把胃经这条脉,要把脚面上的阳脉。后来,扁鹊就把脉象及腾上集中于寸口,现在我们看中医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大夫就把你的寸口脉,就把寸口这个脉。

但是把脉可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中国古代要求三部九候,就是一共是三根手指头搭上去。三部九候,一个是寸关尺,一个是浮中沉,这么加起来正好是九部脉。就是说我通过切你这一个地方,我应该最起码知道你身体九个层面的问题。

点我

3对症下“药”

中医的药方有上万种,而在《伤寒论》中,独把“桂枝汤”放于群方之首,感冒了,一副桂枝汤就可痊愈,究竟这桂枝汤有何妙处,中药的配伍又有什么讲究呢,我们生病了都要吃药吗?

1病在表层,热敷治疗

中医是怎么看待疾病和治疗的方面的问题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把疾病分为四个层面,治法也分为四层。

第一个层面就像腠理,如果肌肤腠理受邪气的话,中医强调,基本上,这是病在很表的一层了。

所以他基本会采取类似热敷的方法,包括现在的刮痧,还有按摩,拔罐儿,甚至包括现在的足疗,这些都可以作为这个表层疾病的一个治疗手段。

中国古代很重视热敷,因为得了病用热敷或者熏蒸的方法就已经很有效,现在的药浴也是通过皮肤给药的。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皮肤其实是人体最大的呼吸系统,究竟皮毛是如何呼吸的呢?毛主宣散,皮主收敛。

所以,从人体上来讲,我们东方人是比较少毛的,不像西方人那么多。从实际原理来讲,东方人收敛一定要大于宣散,我们人体,你收得住这个精,你才能继续往下活!所以,从这个原则上来讲,皮大于毛。

点我

2造成皮肤病的三个原因

◎出汗:在四季养生里,比较注重夏天出汗的问题。

如果夏天不好好出汗的话,等于让你的皮的气机遭到淤损,这样就造成了一系列的病症。像现在一到秋冬之季,很多人会得一些皮肤病,比如说湿疹,是很多的。

在中医看来,看这些病的时候有一个很根本的原则。首先要考虑病人是否很焦虑,因为我们现在生活压力太大,会导致人的紧张,导致他气机不宣畅,所以焦虑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空调:另外一点就是夏天空调的问题,我们一进空调房毛孔就闭住了,一出来,外面很热,毛孔又宣开了。气机永远处在这么一种转换阶段,就阻碍了气机宣发的过程。

◎冷饮:造成皮肤病的第三个原因就是什么呢?就是夏天冷饮的问题。因为过食冷饮会伤肺,伤了肺实际上就是伤了皮毛。

3病入血脉,针石之所及也

病深入一步,就到了血脉。血脉,在中医里其实就是经络,在这个层面受邪了。经开始受邪。经络有阻滞的话,就是“针石之所及也”,这个层面的治疗基本上是用针刺的方法。

经络学说应该是中国古代医学当中一个很高层面的认知,就是对生命认知的系统。现在很多人,我们原先也做过很多的工作,试图去找经络的实体。

点我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的一种表现,气血旺盛,经脉就通畅,气血不旺,经脉就会堵塞,如果一个人死了,没有气血,经脉也就不存在了。

血也是要靠气来推动的,如果真正想要研究经络的话,在很大程度上一定要气血的问题。

再进一步上观,就是阴阳的问题,因为气血就是阴阳的一种表达方式。所以中国古代,中医学认为经络可以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人身体健康有一个根本要点,就是经络一定要通畅,不通的话就会造成很深的病。

比如说手指尖发麻,那就是典型的阴阳的交通能力出现问题。手指尖,也叫井穴,是人体气血生发和输转的重要部位,当手指尖出现问题时,说明人体的气血出现了问题。

◎手脚冰凉的女生更乖巧?

中国人就强调经常活动手,像老人玩核桃,实际上也是让手有一个很好的运动。如果我们的气血不畅、经脉不通的话,有些女孩子,就手脚很冰凉。

手脚冰凉实际上是很严重的是血脉的问题,是经脉不通畅,然后血不足,心气也不足。像这种女孩子心气就很容易不足。

手脚冰凉的女孩子你让她想事,她不愿意去想。她觉得想事太累了。这种女生,看起来她的性格是很乖的,因为她不愿意去想,所以男生说什么,她就说,好啦,随你。

就显得特别乖,特别听话,这个是她心气不足、心血不足造成的。一旦把她身体调好了,她绝对要自己拿主意。所以,像这些问题,中医里强调从经络着手,用针刺的方法来治疗这个层面的疾病。

4

病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扁鹊在看齐桓侯的时候,他说如今你齐桓侯病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你再请我也没有用了。“虽司命无奈之何”,即使是司命之神都没有办法。你的病已经很深了,我治不了。这在中医里边叫做“膏肓之症”,就是很深层次的疾病。还有一点叫做奇经八脉的病,就是在我们人体当中,不仅有十二条经络,还有奇经八脉。

点我

中医认为人体有十二藏器,指的是五脏六腑和心包,它们都对应一条经脉,如胆对应胆经、肝对应肝经等。“奇经八脉”是将十二经脉之间联系起来,起到统气血、调阴阳的作用,共有督脉、任脉、冲脉等8条。

◎女子冲脉主乳房

奇经八脉里最重要的两条经脉就是任督二脉,任脉主女人的病,甚至包括月经,怀孕这些。跟任脉相关的奇经八脉,还有一条经脉叫做冲脉。

冲脉是起于哪呢?冲脉实际上,在书中记载,它是起于大腿的根部,沿着人体的上面这一点点,夹着任脉往上走。任脉(冲脉)走上来的时候,因为任脉(冲脉)是阳气,所以女子阳气弱的话,到了二七十四岁开始发育的时候,女子的冲脉就要往上一冲,因为她阳气不足,所以它散于胸中,所以女孩子就开始发育乳房。

◎男子冲脉主胡须

而男子呢,他的气就比较足,就直接往上冲,所以他不发育乳房,他发育的是喉结和胡须。所以冲脉实际上是主胡须的。男人的胡须状况怎么样,实际上也跟奇经八脉是有关系。

而头发是跟肾、肝比较有关系的。比如头发比较干枯,是肝血不足;头发容易掉,是肾的收敛不太好,收敛的气机不太足。奇经八脉中的冲脉,它真正的起始点和任督二脉一样,都起于会阴。所以那个地方,冲,冲脉要发育起来,正好是对男人来讲,发育的是睾丸的这个部分,也是主生育的,女子发育的则是卵巢。

点我

◎男发散,女收敛

男女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只有一个很深刻的不同:就是女子是以收敛为主,她的整个气机是往里收的,所以她的生殖器系统全都长在里边;而男子是以发散为主,所以他的生殖系统全长在外头。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女子她的那个发散性出来一些,所以她会去长乳房。男子收敛的气机也会出来一些,所以他会长喉结,男女实际上所谓差异性也是跟奇经八脉有关系的。

5

病在脏腑,酒醪之所及也

当脏腑出现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去治疗呢?就说“酒醪之所及也”。中国古代有几本非常重要药方方面的书,比如《伤寒论》、《金匮》。

《伤寒论》全名为《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做著。《伤寒论》的原理是六经辨证。

就是说一定要通过准确辨证,然后知道是哪个经脉上的病,用哪方面的药去治愈,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开方子的问题。

◎中医“开方”不“开药”

中医里为什么不叫开药,而叫开方子?我们去看病,经常看到这种:说开个方,大夫您给我开个方子吧。

什么叫方子?方子在古代,方字是正的意思。所以开方子就是开一个正确的方向。

我对你这个疾病,我对它的那个正确的方向,对这个疾病走向的正确方向的把握是什么。

点我

中医讲:用药如用兵,一个高明的医生就像一个将军一样,懂得排兵布阵,懂得该如何用药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中药的“君臣佐使”

中药实际上是非常讲究配伍的。所谓配伍就是非常讲究君臣佐使他的匹配,讲究的是一个整体的效果。

而不是说,你什么病,就给你开什么药,你血压高,就给你开黄芩,半夏;你咳嗽,我就给你开贝母什么的。不是针对这个病走的,他一定要针对你身体总体这个症去走。

你到底是哪个层面的病,是太阳膀胱经的病,还是上淤心经的病,还是心肾的病。

要根据这个,所以你如果开了一大堆药的话,无非是乱枪打鸟,那无非是存在一种侥幸心理的。而这样的话,不仅治不好病,而且容易耽误病情。

◎“群方之首”桂枝汤

用药方面,在《伤寒论》里,一共有方,在这个方子里边最首要的一个就叫做桂枝汤,叫做“群方之首”。

通过这个药方,我们可以分析出关于中医开方子里边的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桂枝汤,是治太阳表证,就是我们刚刚出现感冒。

像感冒这种症状的时候,比如刚刚的“表”受寒邪,所谓太阳就是指膀胱经。

膀胱经起于目内晴明穴,上头沿着后背一直到小趾,它是一条重要的经脉,在中医里号称“足太阳”。

表受寒以后出现项背强痛,就是脖子、后边不舒服。也有点头痛,后背也有点疼痛。

还有一些发烧的现象,还伴随着微微出汗,还不是完全地憋在里边的。不像是那个麻黄汤证,它就是完全憋在里边了。

点我

麻黄汤证是指外感风寒之后,虽然发高烧,全身疼痛,却不发汗,因此要用发汗力强的麻黄汤,发汗解表。

而桂枝汤证,人的身上是微微有汗的。这个方子很简单,大家就看中医开方子的思路到底是什么样的。

西医就是什么样的病对症就用什么样的药,而中医开方子,就以桂枝汤为例,当处在这种情况的时候,它里面没有一个是消炎的药。

所谓消炎,我们现在都认为,感冒、发烧,就是有炎症,要去消炎。可是桂枝汤这个方子很奇怪,它用药非常简单,基本上是我们的食品类的东西。

?去皮桂枝主散

第一味药就叫做桂枝,桂枝就是桂树枝的梢头,很小的那个嫩枝,他在桂枝的旁边加了两个小字,就是说一定要去皮。

因为桂枝是梢头的东西,所以桂枝主散。人受了寒邪了,是表受伤,太阳皮表受伤了,首先就要用一个药,把寒给散出来。

去皮对桂枝散寒的功能有什么用处呢?为什么要去皮呢?从中医的医理上来讲,皮主包敛。

我们人体的皮不都把我们的气血全都包在里边了吗?去皮的话,就把它的包敛的性质给彻底排除掉,不要再包了,就要让他散,所以就不用这个皮。

中药讲君臣佐使,意思就是“君药”是最关键的一味药,而臣药是辅佐和帮助君药的。在桂枝汤中桂枝为君药,它的臣药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辅佐桂枝的呢?

?白芍固摄主里

第二味药就是白芍,白芍是一个根茎类的药。所以凡是根茎类的药,它是主里的。桂枝是梢头,它就主表。

感冒了,也就是受寒邪了,从走表的药用桂枝,里边也要固摄住,所以用白芍来固里。同时,白芍还有一些别的药性,比如说它对肝的作用,对肝经的一些作用,就是因为白芍是固里的。

?生姜性温助散

第三味药就是生姜,生姜在这是实际上它起就是继续帮助桂枝往外散的作用。生姜是温性的,而且它也是解表主散的,所以用它来帮助桂枝。

这里面都有相互的,就像我们几个人匹配在一起,我们几个人要分别做什么,谁帮谁,这是很清楚的。

?大枣主脾胃

大枣是主脾胃的,补脾之力最强。所以,当我们脾虚的时候,有些情况下就可以多吃枣。但是多吃枣会对牙造成损害,这叫土克水。

中医认为,五脏对应五行,脾对应的是土,肾对应的是水,土克水,是指脾胃与肾之间相克。所以,中国古代有一句成语叫做囫囵吞枣。

当然大家不要去吞,那样会出一些危险的。囫囵吞枣实际上在讲一个医理,就是说它对脾有好处,但是它的甜,会把像牙这样坚硬的东西给腐蚀掉。

点我

所以,经常吃枣的人,他的牙齿甚至会有一些黄的小坑坑,小点点。枣是入脾胃的,在表受寒的这个层面,中医首先是要保住哪呢?一方面要攻邪,一方面一定要固摄住中焦脾胃。无论如何,不能让脾胃受伤。

这个大枣应该怎么办呢?一定要“劈”。劈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一定要把枣撕开,或者切开。因为枣分三个层面,一个是外边的皮,一个是中间的肉,还有里面的核。皮主包敛,因此中医用枣用的是枣肉,取其中央的濡润之性。

?甘草调和诸药

最后一味药就是甘草。甘草是调和诸药,它有国老之称,同时,它也有固摄中焦脾胃的作用。

所以,在这副药里面,这五个药的配比非常有意思。桂枝主散,生姜来助散。同时,生姜也有温里的作用,也是散。

大枣和甘草固摄中焦脾胃,白芍主里。就是把根护住了,把脾胃我固摄住了,然后把外边的寒邪再散掉,这样就把整个问题都解决了。

6是药三分毒

但是不要因为讲了这个方子,大家有了感冒,就去抓这种药,不是这样的,药是不可以乱吃的!中医中药都强调药是不可以乱吃的。

所以,如果感冒刚刚开始,不妨用他里边的两个东西,就是生姜红枣,煮成水,再加一勺红糖,喝下它以后,同时再用热水泡泡脚。

热水泡脚其实也护根的,因为人体底部才是根,脚是根,脚底下是涌泉穴。是根的来源的地方。所以可以用热水去泡泡脚,然后进被窝发汗。

中医里有一句话叫做“是药三分毒”,更多地还是要靠人体的自愈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把药吃得差不多就可以,如果吃完这个药你没有发汗,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喝上一碗热粥就可以了。热粥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可以帮助发汗,把邪赶出去;第二,可以固摄,养脾胃。

吃这个药的时候,不可以吃香的、辣的、臭的这些味道很浓的东西。我们现在基本上知道这样一个原则,一定要吃清淡的东西,如果吃香的、辣的、臭的,它是很调元气的。

这些东西一深入、一调进去,等于把病邪往里赶,把表邪往里赶了。所以就会从表寒,从太阳经的这种发热、这种病,变成肠胃性的病。

就会把病往里赶,如果发不了汗,这时候可以用张仲景的方法,喝一碗热粥。

点我

·END·

—审核:昌斌—

编辑:三七小妹

返回主页面回复下列任意关键词

即可查看相应文章

背诊

面诊

舌诊

汗诊

目诊

辩证

刮痧

拔罐

艾灸

点穴

足疗

打坐

拍打

拉筋

青筋

指甲

痘痘

结石

肝硬化

家居风水

三伏贴

醋泡蛋

妙招

测试

冬病夏治

自己能治病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个医院是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zl/8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