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
雾化吸入装置是一种将药物转变为气溶胶形态,并经口腔(或鼻腔)吸入的药物输送装置。小容量雾化器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雾化吸入装置,其储液容量一般小于10mL。根据发生装置特点及原理不同,目前临床常用雾化器可分为射流雾化器(jetnebulizers)、超声雾化器(ultrasonicnebulizers)和振动筛孔雾化器(meshnebulizers)3种。
01射流雾化器
射流雾化器适用于下呼吸道病变或感染、气道分泌物较多,尤其伴有小气道痉挛倾向、有低氧血症严重气促患者。气管插管患者常选用射流雾化器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支气管痉挛。
原理是通过压缩气体高速运动来冲撞裂解药物成微小气溶胶颗粒。特点:(1)气溶胶微粒直径更小(0.5-5μm);(2)气雾量0.5-2ml/min;(3)可分布到上、下呼吸道,肺内沉积量8%-12%;(4)噪音大;(5)残留药体积大;(6)不适合雾化纳米悬浮液。
射流雾化器有氧气驱动和压缩空气驱动二种。在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的多项研究中,提示氧气驱动雾化优于空气压缩雾化。国外的一项荟萃分析也提示,应用氦气-氧气混合气体(70∶30)驱动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儿童和成人急性哮喘,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02超声雾化器
超声雾化器的释雾量较大,但由于药物容量大,药雾微粒输出效能较低,不适用于哮喘等喘息性疾病的治疗。
原理是由雾化器底部晶体换能片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声能,而使药液剧烈振动成无数细小气溶胶颗粒。特点:(1)气溶胶微粒直径为3.7-10.5μm;(2)释放雾粒量大于射流雾化器,并可根据需要调节雾化量;(3)气雾量1-2ml/min;(4)分布以上呼吸道为主,肺内沉积量2%~12%;(5)噪音小;(6)由于超声的剧烈震荡可使雾化容器中的液体加温,故可能影响某些药物中所含蛋白质或肽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稳定性,如BUD说明书提出不推荐使用超声雾化器。
03振动筛孔雾化器
振动筛孔雾化器雾化效率较高且残留药量较少(0.1-0.5mL),并具有噪音小、小巧轻便等优点。与射流雾化器和超声雾化器比较,震动筛孔雾化器的储药罐可位于呼吸管路上方,方便增加药物剂量。
原理采用超声振动薄膜使药液剧烈振动,同时通过挤压技术使药液通过固定直径的微小筛孔,形成无数细小颗粒释出。特点:(1)产生的颗粒大小取决于筛孔的直径;(2)残留量少,有效沉积率高,更适合雾化纳米粒子混悬液;(3)该装置减少超声振动药液产热的影响,对吸入药物的影响较少,是目前雾化效率最高的雾化器;(4)雾化过程中可以随时增加药物剂量;(5)价格较贵;(6)筛孔容易滋生微生物,需要定期清洗。
「在看的,麻烦点一下再走~」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zl/9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院实习生必备,很多同学在咨询,记得分享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