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雾化吸入

超声雾化吸入

超声雾化

原理:

超声雾化利用超声波功能,将药液分解成细微的雾状,随患儿呼吸进入呼吸道,对局部病灶产生治疗效果,对鼻炎、咽炎有显著疗效。

原理:

氧气雾化吸入是利用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目的。其特点是可以使药液随着呼吸吸入支气管及肺泡,达到消炎、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变通气功能等目的。对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部感染等有显著疗效。

氧气雾化

由于雾化吸入具有药物起效快、用药量少、局部药物浓度高而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1

通过雾化吸入的药物,可直接到达患病部位呼吸道和肺部,因此比口服药物起效快,而且更为有效。

2

雾化时,由于药物直接进入呼吸道,其用量小,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少,这一点对于婴幼儿尤为重要。

3

雾化可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治疗各种呼吸道疾病,如咳嗽、支气管炎、咽炎、哮喘、感冒等,不但有局部治疗效果,还能达到全身治疗的目的,缩短病程。

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疾病、不同的治疗目的,可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雾化吸入。

临床常用的雾化药物有以下几种:

1.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常用的抗胆碱能药物有异丙托溴胺,β2受体激动剂有沙丁胺醇。

2.糖皮质激素:具有局部高效和全身安全的特点,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得,如果与抗胆碱能药物及(或)β2受体激动剂联合雾化吸入,则治疗效果更佳。

3.黏液溶解剂:α-糜蛋白酶,盐酸氨溴索。

4.抗生素:庆大霉素。

5.清热利咽:野菊花、炎琥宁。

6.抗病毒:阿昔洛韦。

雾化流程

1

雾化治疗最好选择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1小时进行,以防引起恶心、呕吐。

2

雾化的最佳体位是坐位或半卧位,小婴儿应由家长抱着取头高脚低位进行雾化治疗。仰卧位则可能出现药液流出造成浪费或误吸甚至呛入气管等意外。

3

避免让雾化液进入眼睛,否则会引起眼部不适。

4

雾化时应咬住口含嘴或戴好面罩,嘴巴深吸气,鼻子呼气,均匀的吸入药雾,持续15-20分钟。有些宝宝雾化时因恐惧会出现哭闹的情况,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在哭闹的时候使用面罩雾化器雾化治疗仍具有治疗的疗效。

5

雾化过程中如频繁咳嗽、面色发青,呼吸困难、憋气,应立即停止雾化治疗,应将小儿侧卧,给予拍背并告知医护人员。

6

雾化吸入结束后帮小儿进行拍背咯痰。正确的拍背方法:由下而上,从周围到中间空心掌叩击背部,叩击时力量适中,能够促进痰液松动从而顺利咯出。

7

每次雾化吸入后,需要半小时内不进食,不饮水。但是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时,需用温开水漱口,并清洁面部,不会漱口的小儿可饮少量的开水冲洗口腔。以防止出现口腔、咽峡部黏膜念珠菌感染。

8

在氧气雾化吸入过程中,注意严禁接触烟火及易燃品。家长请勿自行调节氧流量。

咬嘴雾化器

面罩雾化器

在每次雾化完毕后需将雾化罐各个零部件拆离,使用清水冲洗,晾干再用。要注意的是:一次性雾化器不可煮洗或沸水清洗,以防受热变形。雾化器清洁晾干后,可将雾化器保存在干燥的地方,不要放在高温、低温、高压或阳光直射处。长期不用应该重新更换一个新的雾化器,否则,再次雾化时会将大量的细菌吸入到呼吸道,甚至肺内而引起感染,危害健康。另外,雾化器应该专人使用,一人一雾化器,避免交叉感染。

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石艳红副主任医师李少芳副主任护师

撰稿编辑:黄丽敏护师东妹丹芳

长按,小儿天使,

了解更多中医保健知识和最新儿科资讯。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里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jc/8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