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家人因为甲状腺癌上演了一段“阴差阳错”的故事

3人扎了3针后,姐妹花差点崩溃:

姐弟6人,有一半都被这癌赖上!

今年49岁的张阿姨,除了近4年体检时,发现有颗小“结节”一直蚕伏在脖子上,最近一次体检中,医生发现她的结节“样子不大好”。

张阿姨医院甲乳外科做进一步检查,据医生王元阳介绍,这种情况觉得很可疑,就给大姐的可疑结节再做了个“细针穿刺”,用于鉴别甲状腺结节是恶性还是良性。

“如果穿刺结果是良性,我们会建议患者每6个月复查一次彩超,来追踪形态的变化;

如果是恶性的,相当于我们在术前,已经知道甲癌诊断,术中就可以直接按照甲癌的方式进行根治性手术。

而良性结果的结节,也让患者免除多挨一刀的冤枉,避免过度治疗。”王元阳说。

没想到第二天,结果竟然是恶性,张阿姨觉得自己“天塌了”。

考虑到甲状腺癌首当其冲的高位因素就是家族遗传,医生边安慰张阿姨,边和她打听:

“家里有人得过甲状腺结节吗?”

张阿姨很快就回答道:

“我家6姐弟,全都有结节。”

这一听,医生不禁眉头一皱,便让张阿姨发动其他兄弟姐妹,医院做个详细检查。结果通过再次穿刺发现,张阿姨52岁姐姐和47岁的妹妹也被确诊。

这意味着,6姐弟中有一半人都被这病盯上......是谁么“狠”?难道是家族性甲状腺癌??

医生查阅了一些文献,得知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患者,得乳腺癌和肾细胞癌的机会将增大,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会单独发病,很少会合并有家族性肿瘤综合征,这些隐匿的特征,让这病更难确诊。

一旦确认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患病的风险,将会比正常人高4~10倍。

医生说,这是不幸中的大幸

虽然这癌会发狠,平时却比较“善良”

发现得癌后,张阿姨和姐妹们一度情绪崩溃,终日眉头紧锁。

“以前总觉得结节没多大事,确诊后,也从未想过这个甲状腺癌可能是家族性的,我和姐妹们开始都不敢相信,心如刀割,现在觉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只想好好保重身体,阳光走向未来。”张阿姨说。

妹妹还曾不解地问医生:

“为什么是我们家,难道运气这么差?”

医生只能无奈地告诉她,家中不止一人患癌,也许是家族基因发生了突变。

“事实上,负面的焦虑情绪也是甲状腺癌一个不良刺激,3姐妹最后的病理结果也表明,3人当中,妹妹的转移较其他两个姐姐都多。”王元阳说。

然而,对于3姐妹的病情,医生是相对乐观的。

首先,甲状腺癌和肿瘤家族中的“老大”胰腺癌相比,不仅“性子慢”,而且还很“懒”。

据相关数据统计,患者的十年生存率为90%以上。而且,预后也十分可观,复发率低于3%,且一旦复发,也可通过治疗,维持相当长时间的寿命。

家族性甲状腺癌绝大多数是髓样癌,这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类型,特别擅长“伪装”,所以很容易被误诊。

而3姐妹得的,却是危害小得多的乳头状癌,大概占全部甲状腺癌90%。

但考虑到姐妹仨的病情,医生最后还是建议手术切除。

于是,她们医院甲乳外科做了手术,主任刘新杰、医生罗民、王元阳一起上阵出马。

术后,这3姐妹都不用化疗、放疗、碘治疗,只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片,以替代甲状腺功能。

虽然这种癌可能会遗传

但不用慌,医生有办法“断后路”

不得不说,这些年来,甲状腺癌不停“刷存在”。而且越来越“偏爱”年轻人,20-30岁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其中,女同胞更容易中招。

在年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公布的深圳新发癌症榜中,这病甚至超越了连续多年“雄踞”榜首的乳腺癌,跃居深圳女性的“头号癌王”。

除了放射性损伤,家族遗传目前确定是导致甲状腺癌的因素之一。

面对这种情况,也许很多人都会纠结,自己以后该咋办?

不用慌,办法还是有的。要知道,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对付癌症的终极秘诀。

对于甲状腺癌,曾有研究表明,正常甲状腺细胞发展成癌细胞,存在着基因的突变。

对此,基因检测的手段,则能准确筛查出一些遗传性甲状腺癌。

甚至能在患者还没表现出症状时,就已经查出基因突变,从而通过及时干预,挽救人的生命。

记住这六点

帮你保护甲状腺

少熬夜,别焦虑

远离辐射(不是说电视、手机那些啊)

情绪不要太大波动

吃蔬菜,少吃油腻辛辣,还要多运动

孕前查下甲状腺功能

有结节的话,记得每半年复查一次

来源:羊城晚报综合深圳卫健委、医院

编辑:曹思扬、陈佳

责编:陈广泰

猜你喜欢

年10月25日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比砒霜还毒倍,这种一级致癌物,你还天天吃?

国家发文!这类产品将全面禁止生产!几乎家家常备…

↙年南方健康科普大赛征稿火热进行中,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大赛主页!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wh/10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