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育儿小科普自身免疫力比医生更有效
“最有效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
疫情期间,以敢说真话而被熟知、敬仰的上海医疗救治组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张爸爸,谈到新冠肺炎最有效的药物时说:“最有效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病毒战争中,医护人员除了药物治疗,做得最多的其实是陪感染者一起熬,熬到病人免疫力恢复到足以打败病毒的那一刻。
张文宏:“不仅仅是新冠,像流感、还有其他的肺炎、细菌感染,事实上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这个时候我们会求助医生。但我自己作为医生,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我认为人自身的免疫力,在所有抵抗疾病的过程当中,起的作用可能超过医生。”
今天是5月4号世界哮喘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不点妈想给宝妈们分享关于免疫力和儿童呼吸的那些事儿……
呼吸道感染,也“怕”免疫力
我国年的调查显示,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为1.97%。但比儿童哮喘更为常见的是儿童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儿童每年可发生6-8次,全年皆可发病,季节交替和冬春季较多。
感冒、扁桃体炎、鼻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都是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发烧、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疼等;严重时可表现为:头痛、呕吐、胸闷、抽搐等。
儿童与成人相比,更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是,相较成年人,小儿鼻腔较短、黏膜较为柔嫩;咽部狭窄,无弹力组织支撑;气管、支气管均呈十分狭窄表现;气道干燥,黏液腺分泌量相对较少,纤毛运动强度不足,无法将积滞的微生物有效清除……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儿童机体免疫系统尚未成熟。
免疫力担任了重要的防御任务,与外界来袭的病毒、细菌作战。在呼吸道感染中,免疫力是一道护身符。
没有生病,也需要提高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一旦免疫力下降,人体就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扰,从而频频被感染。
预防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高呼吸道的免疫力,增强小儿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想让宝宝提高对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力,父母可以给孩子服用增强呼吸道免疫力的口服药物。
一些增强呼吸道免疫力的进口口服药物,可通过模仿机体对病原体的自然免疫反应,服用该药后就相当于模拟了一次外敌入侵,可以唤醒人体自身免疫记忆,当病毒、病原体来临,免疫系统能迅速反应,消灭它们。可有效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发反复喘息儿童的喘息发作频次。
而且6个月及以上儿童都能适用,科学又安全。购买渠道丰富,线上购药平台和线下零售药店都能购买,方便快捷。
短期服用,长久起效,口服3个月即可为孩子提供长达数月至半年的有效防护,针对反复性呼吸道感染发作,预防效果较好。
服用方便,粉末可入水或饮料中服用。可长期服用,降低孩子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孩子的呼吸道已经生病了怎么办
孩子呼吸道已经感染了,父母也不必着急,及时接受相关的治疗即可。
除了吃药、打针,雾化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手段,它的原理就是,让孩子通过呼吸将被“打”成雾滴的药物吸入相应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
与输液、打针、吃药一样,雾化也是用药方式,但输液和打针都有疼痛感,孩子很难配合;孩子对吃药有天然的恐惧感,怕苦、怕咽不下去。其实雾化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达到局部治疗(解痉、消炎、祛痰)及全身治疗的目的。雾化治疗由于不经过血液直接在呼吸道中发挥作用,因此比吃药、静脉输液更安全。
雾化治疗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因为过程不痛不痒。
医院可以做,家里一样可以做。选择好的雾化机和正确用药,在医院一样的效果。
家庭雾化,雾化药的选择:
每年都有很多儿童因为用药不当,造成身体的负担和损伤,甚至会影响孩子的生长情况。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病,而雾化药则是儿童常用药,因此儿童雾化药的选择非常重要,安全性是儿童用药首要考虑因素,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应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建议尽量选择进口原研雾化药,工艺品质更佳,购买也很方便,线上电商和线下药房都可购买。
家庭雾化,还有颇多好处:
医院的儿科人山人海,排队两小时,雾化10分钟。在家雾化可以节省时间,省心又省力;
患儿也是感染源,在家雾化可以避免交叉感染;
宝宝出现症状的第一时间,就能进行雾化治疗,及时缓解咳喘痰的症状;
在家庭环境中,宝宝更有安全感,不容易哭闹,更容易接受雾化治疗。
家庭雾化的妈妈需要注意几点:
孩子哭闹时,易影响雾化效果;
雾化时应该选用坐位,无法坐立的幼儿,妈妈可以使用斜抱的姿势;
雾化后应及时给宝宝洗脸,减少药物在面部肌肤上的吸收;
雾化后让宝宝漱口或多喝水,以减少药物在口咽部的残留。
在医生的指导下,妈妈们完全可以在家给孩子雾化,家中常备雾化机和药品,能更方便、更及时地帮助孩子缓解症状。不点妈需要提醒的是,父母在家操作,涉及到药物相关问题,一定要谨遵医嘱。
对于这种常出现在孩子身上的疾病,治疗重要,预防同样重要,妈妈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对孩子呼吸系统免疫力的提高,避免宝宝遭受病痛之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wh/12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液质联用仪使用注意事项
- 下一篇文章: 骏伯家政告诉您护理卧床老人需留心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