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识雾化吸入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总结
雾化吸入的药物很多,运用最广泛的当然是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鉴于临床上也有人把氨溴索注射液、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两性霉素B、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其疗效及安全性到底如何?莫愁将结合《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及相关专着文献资料进行简单总结,希望对各位大侠有所帮助。
糖皮质激素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当哮喘急性加重或AECOPD时,常常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一部分,此时最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是布地奈德(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我们常用的规格是1mg/2ml,1次1-2mg,bid或tid,常常与支气管舒张剂(例如可必特液)联合使用。不良反应轻微,较常见的是声嘶、咽喉部不适、口腔念珠菌病等,为预防这些不良反应,应谨记每次吸入后要漱口。
临床上,虽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很多,但只有布地奈德有雾化吸入制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其他诸如倍氯米松、氟替卡松等,只是气雾吸入或干粉吸入,不是雾化吸入。医院和中文文献有报道雾化吸入地塞米松的疗效,而鉴于目前中文文献的泛滥和尴尬,莫愁无法考究这些文献的质量,医院都是没有雾化吸入地塞米松这一做法的。莫愁看过很多药物学专著,都没有提及地塞米松可以进行雾化吸入。
《专家共识》也是不推荐地塞米松进行雾化吸入,原因是地塞米松水溶性较大,难以通过细胞膜与受体结合,在肺内沉积率低,气道内滞留时间短,不好发挥药效,且其半衰期较长,在体内容易蓄积,对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也强。
支气管舒张剂这是呼吸科最为常用的药物,常用来雾化吸入的包括沙丁胺醇(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特布他林(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溶液),这些雾化吸入平喘药的不良反应一般较为轻微,医院都会有其复方制剂,比如可必特液(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主要成分包括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同时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平喘效果可以叠加,一般是每日3-4次用药。茶碱类药物虽然也有平喘作用,但其对气道上皮有刺激作用,莫愁不推荐用于雾化吸入给药。
上述已经提及,在使用雾化吸入激素的同时,常常联合雾化吸入这些支气管舒张剂一起使用,值得注意的的是:《专家共识》指出布地奈德可与沙丁胺醇或异丙托溴铵单独联合雾化吸入(置于同一雾化器内吸入),但布地奈德不宜与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复方制剂(可必特液)联合吸入,因为有证据证实或提示这种配伍是不相容或不合适的。
如果把黄蓉许配给杨过,让郭靖叫着“姑姑”,岂不是很奇怪。如果当初的张君宝愿意对郭襄说一声:“可以带我一起闯荡江湖吗?”,或许武侠江湖便会少了两位宗师,而又多了一对神雕侠侣。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上帝已经安排好了他们的宿命,跟谁过不去也别跟上帝过不去,因为没用。
不过即便如此,临床上还是很多地方直接把布地奈德和可必特液放在同一个雾化器联合雾化吸入,临床医师应予以注意,毕竟《专家共识》和现实还是有一定差距。
粘液溶解剂临床上,氨溴索注射液和注射用糜蛋白酶常常作为粘液溶解剂而被雾化吸入使用,虽然很多人报道雾化吸入氨溴索的祛痰疗效不错,但国内说明书未提及可用来雾化吸入,而国外已经有氨溴索的雾化吸入制剂,所以《专家共识》未明确规定到底能否用氨溴索进行雾化吸入,希望有更多的高质量的中文研究来定夺。
医学和科技的发展很重要,想在医学江湖混下去,三脚猫功夫站不住脚,必须要学会让自己活下去的功夫,也就是科学,技术。
技术过硬可以装逼,技术太烂只能装死
有一个全是科学、医学界侠客们的聚会莫愁要插播安利一下,欢迎一起来Brainstorm。9月1号的医学大会,很多医学和技术大佬参加,欢迎一起到珠海横琴的小岛上,探讨医学前沿和新技术。
“新医学和新技术横琴人才高峰论坛”将于年9月1日(周六)在广东珠海举行。本次会议由人工智能与医学科技产业联盟与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联合主办,阿耳法猫(杭州)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lphacait)、千人智谷、及海宁千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邀请了生物医学领域的众多技术和临床专家参与。
报名参会请搜索 箱:qianrenzhigu
.初期白癜风能治愈吗北京有治白癜风的吗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yf/8754.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的篮球男孩实录故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