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雾化不再成“误”化

一到秋冬季节,早晚气温温差极大,呼吸道疾病的患儿也明显增加。雾化吸入因其临床应用优势已被国内外作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是,不知为何,一向对打针、吃药、输液比较熟悉的家长们,开始对雾化不放心起来,担心对孩子身体有害!然而不仅如此,除了患儿家长,有很多医务工作者也因“先入为主”的经验,“以讹传讹”的跟风做法,导致雾化吸入治疗仍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是无效,让美好的“雾化”变成了“误化”。

什么是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是利用压缩空气或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直接进入肺内,达到局部器官快速消炎、杀菌、祛痰的目的。有效雾化颗粒的直径是能沉积在气道和肺部的雾化颗粒直径,应在0.5-10.0μm,以3.0-5.0μm最佳。雾化吸入疗法是应用雾化吸入装置,使药液形成粒径0.01~10μm的气溶胶微粒被吸入,并沉积于气道和肺部发挥治疗作用。雾化颗粒直径对药物沉积位置有直接影响。我们对比一下药物、输液、雾化这几种治疗方法的不同之处。

药物:药物经过口服,要经过消化道吸收,让后再通过血液循环把药物输送到肺部。

输液:通过静脉注射,药物通过血液循环,然后被输送到肺部

雾化:通过吸入法,药物经由气管直接进入肺部。

显然,雾化吸入疗法更为直接、快捷,不但可以减少药物的用量,还能减少身体其他器官对药物的吸收!

其实雾化疗法在国外早都开始流行使用了,在我国也使用了将近20年,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雾化疗法也将会越来越受到推崇。

医院接受医生的雾化治疗,就无需担心雾化对身体有害。

雾化机的选择

压缩雾化可以在家中进行,但是选择家用雾化机有讲究,雾化机选择不好,效果就大打折扣。好的雾化机应符合两个要求:一是要求雾化机不会影响雾化药物的理化特性,药物不被分解和破坏;第二要求喷出的药雾颗粒直径为3-5um,这样的雾粒才能进入下气道,到达支气管,甚至细支气管、肺泡,发挥局部治疗效果,雾粒太小,药物随呼吸呼出,沉积不到,雾粒太大,只是在口腔,上气道残留。

再来看看雾化药物的选择:

不适合雾化使用的药物

1.地塞米松

无雾化剂型,该药进入体内后,需经肝脏转化后在全身起作用,不良反应大;脂溶性低,水溶性高,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肺内沉积率低,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亲和力低,在气道内滞留时间也短,疗效相对较差,故不适合雾化。

2.庆大霉素

无雾化剂型,气道药物浓度过低,达不到抗感染的目的,细菌长期处于亚抑菌状态,产生耐药,同时可刺激气道上皮,加重上皮炎症反应,故不适合雾化。

3.α-糜蛋白酶

无雾化剂型,对视网膜毒性较强,雾化时接触眼睛容易造成损伤;遇血液迅速失活,不能用于咽部、肺部手术患者;有报道该药对肺组织有损伤,吸入气道内可致炎症加重并诱发哮喘。α-糜蛋白酶在超声雾化时液体加热会使蛋白酶变性,会导致气道上皮鳞状化生,并偶可致过敏反应,故不适合雾化。

4.以静脉制剂替代雾化制剂使用

如氨溴索,国内尚无雾化剂型,非雾化制剂的药物无法达到雾化颗粒要求,无法通过呼吸道沉积,可能在肺部沉积,从而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静脉制剂中含有防腐剂,如酚、亚硝酸盐等吸入后可诱发哮喘发作,故不推荐雾化吸入。目前CFDA唯一批准了“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作为可吸入的化痰药物,但此药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有时引起呛咳或支气管痉挛,所以哮喘患儿禁用。此外,还有利巴韦林注射液。

5.中成药

没有相搭配的雾化剂,没有使用治疗有效的有利证据及研究数据,故不推荐使用中成药雾化。

做雾化之前我们准备

雾化器专人专用,避免病菌交叉感染和传播。雾化吸入之前半小时尽量不要进食,以免雾化过程中气雾的刺激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误吸。口腔分泌物、食物残渣会增加阻力和妨碍雾粒的深入,导致药物更多的残留在口腔内,同时口腔的不清洁,在雾化吸入的过程中,将口腔的病菌带入下呼吸道内继发或加重呼吸道感染,所以雾化前须充分清除气道分泌物,以利于雾粒顺利进入下呼吸道和肺内沉积。

体位:幼儿的横膈位置相对较高,胸腔相对较小,活动度受限,故而当幼儿处于仰卧位时,其肺活量、潮气量均较差。如果采取仰卧位雾化吸入,患儿极容易出现烦躁、气促、口周发绀等缺氧症状。所以,雾化吸入前应置患儿处于坐位、半坐位或侧卧位,尽量避免仰卧位。必要时抬高床头30°方可仰卧位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进行雾化治疗时:

首先:需要将雾化药杯垂直拿好,这样打出的雾粒更均匀,避免倾斜将雾化杯药液滴洒出来。年幼儿安静时吸入比哭吵时效果更好,幼儿哭闹时吸气短促,药物主要留存在口咽部,从而影响疗效。对于哭闹厉害的婴幼儿可暂停治疗。

雾化时面罩紧贴口鼻部,有利于药液沉积,年幼儿平静呼吸或睡眠中雾化,年长儿应深而慢的吸气,使药液充分吸收。患儿哭闹不配合时,面罩不可紧扣口鼻,以便观察患儿面色及呼吸状况。

呼吸道分泌物多时,先咳嗽咳痰再雾化,以利于药物更好吸收,并且注意吸入时间宜短不宜长,每次5—10分钟左右为宜。雾化吸入期间要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咳嗽、气促等症状,就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加大吸氧量,拍背,喂清水,待症状有所缓解再考虑下一次雾化吸入治疗。同时检查雾化液温度、剂量及体位是否合适,进行必要调整。

小宝贝在做完雾化后,作家长的该怎么护理呢?

雾化完毕后应及时清洁面部、用温水漱口(婴儿喝水)可避免面部皮肤有过敏反应。

1、做完雾化后,家长要抱起宝宝趴在肩头或者腿上,帮宝宝拍背排痰,并给宝宝准备一些用于漱口的清水及纸巾,教宝宝怎样漱口。拍背的时候注意手掌微微隆起,形成中空杯状,做到有效拍背。

2、宝宝在排痰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出现口干、恶心、气促、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告知医生。

3、要相信医生,并配合医生的治疗,且不可随便换药。

4、排痰后,禁止立即进食,待宝宝恢复平静不再排痰,且无不良反后,在少量进食,并观察其反应,一旦有异常反应,要及时咨询医生

5、雾化器使用完毕后把雾化杯内芯打开,连同面罩一起用清水冲洗干净(空气导管无需清洗,保持干燥)晾干,放入干净袋子或盒子保存。

6、雾化器使用15天后建议更换,长时间使用会造成药物输出异常,影响治疗效果,存放过久的雾化器不宜再次使用。

我们的团队24小时为您竭诚服务!

服务-

作者:牛庆莉

编辑:丁琳

审核:护理部









































治疗白癜风的口服药
治疗白癜风的外用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yy/9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