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26/5959486.html

中医多年临床研究发现,疾病发生时,往往会有「气、色、形、态」四种变化依次出现在颜面五官上。

五种颜色「白、黄、红、青、黑」,代表不同的生理情况好和病理情况。

气色变化最先出现,最早可以提前一二十年显现。色诊可以定性、可以定量、可以定位。因此,古代神医扁鹊能够察颜观色,一望而知病情。

01

鼻根处横纹褶皱

心脏出现问题,在脸上最准确的反应点就是鼻根处,叫做「心脏色部」。

如果出现颜色的变化,或有相应的褶皱,都可能提示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疾病。

心脏色部一般会出现3道褶皱,一道在心脏色部的上方,第二道可能出现在心脏色部的中间,第三道应当出现在心脏色部的下方,这种情况称为“鼻褶心征”,出现褶皱代表心血管已经堵塞了50%以上。

并且如果心脏色部出现了颜色的变化,也暗示着疾病正在发生。

心脏色部苍白时,属于心气虚症;淡白色时,属于心血虚证;心脏色部黄而污浊时,则代表有痰湿,常常出现在比较肥胖的人身上。心脏色部成青紫色时,则代表心脏淤血,若不及时疏通,往往会堵塞动脉血管,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02

耳垂上出现褶痕

耳朵有心脏的反射区,当出现心脏问题时,耳朵上也会出现预警信号。如耳垂上出现褶痕,可能反映了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心脑供血不足等问题。

正常的耳甲窝的中央会有轻微的凹陷,在1~2毫米左右,颜色是尖亮红润的。当人体出现心血管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心肌梗塞等心脏疾病时,这个区域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03

唇舌青紫

舌或者嘴唇呈现暗紫色或有瘀斑,多数是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导致的,是血管淤血。

如果舌头上有淤斑,且伴有心慌、气短,甚至失眠多梦、心前区刺痛等,提示可能有心血管疾病;如果伴有头晕头痛等,则提示可能有脑血管疾病。

04

脖子变粗

从临床经验看,脖子粗的人,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往往都相对较高,这些都与心脏问题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若男性颈围超过39厘米,女性颈围超过35厘米,就说明脖子较粗。

如果颈围超标,空闲时可做一些颈部操,比如前后左右点头、度旋转活动脖子等,以减少脖子赘肉堆积。

注意:测量时,将皮尺水平置于颈后第七颈椎上缘(低头时摸到的颈后最突起处),至前面的喉结下方,完成测量。

“五食”护健康

01

多吃红色食物

中医养生理论讲“五色入五脏”,红色食物入心、入血,有利于补益肾脏,促进血液循环,因而多吃红色食物对于保护心脑很有益处。

西红柿、红辣椒、苹果、山楂、红枣、枸杞、红薯、红豆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推荐大家多喝二红茶,配方非常简单,只有大枣和山楂两味常见的食物。

二红茶做法:取干山楂片15克、去核大枣5枚,每天把这两样东西泡水喝,可以养心气、补心血、化血瘀,平时比较操劳易耗心血的人可以常喝这个茶。

02

多吃深海鱼

海鱼富含的EPA和DHA两种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甘油三酯的含量,对心脏有益。

如果有条件,可以每周吃两次深海鱼(如三文鱼、金枪鱼等),每次60克左右。

ω-3脂肪酸非常容易被破坏,深海鱼最好清蒸,以最大限度地留住营养。

除了三文鱼、沙丁鱼等深海鱼,核桃、亚麻籽、紫苏籽以及用它们榨取的油脂也是ω-3脂肪酸很好的来源。

03

多吃绿叶蔬菜

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叶酸、纤维素和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减少氧化反应对血管损伤,增加血管的扩张力,保持血管的畅通。

绿叶菜吃得越多,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越低,降低风险的程度在11%~51%之间。包括菠菜、苋菜、小白菜、油菜、芥蓝、茼蒿、木耳菜、空心菜、绿生菜等。

除了绿叶蔬菜,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同样有利于降低冠心病风险,预防多种类型的心脑血管疾病。

包括西兰花、白色菜花、圆白菜、小白菜、油菜类、芥菜、芥蓝萝卜、白菜等。

04

多吃含钾的食物

矿物质中名列榜首的“护心”元素,可以抑制心肌的兴奋性,控制心率;还能排出体内多余的钠,稳定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因此,饮食中应该多吃一些钾元素含量较多的食物,保护心脏、血管的健康。

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各种豆类、莲子、花生、海带、香菇、土豆等,以及水果中的橙子、香蕉、木瓜等都是富含钾元素的食物,可适当食用。

05

限盐:少点重口味

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仅在年,全球大约万人因为钠摄入过量而导致致命心血管疾病。

1克钠相当于2.54克盐,换句话说,如果这万人少吃一点盐,或许可以活得更健康。

据统计,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平均每日盐摄入量为10.5克,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人食盐每日小于6克的推荐量。日常尽量避免吃得过咸,多吃清淡的食物才能更健康!

最后,艾贴宝想提醒大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健康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些好习惯并不能立竿见影,但长期坚持一定能取得成效。

另外,别忘了经常摸一摸耳垂、鼻根、脖子等部位,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将疾病扼杀在襁褓中。

—THE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hl/1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