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治验

问:我们大都没有见过结核病,先生为什么要讲此病呢?

答:是的,目前此病确实相当少见了,但还不是接近消灭。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主管部门都重视此病。大家有必要了解。

问:据说此病曾经很厉害,是吗?

答:是的。此病曾经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很厉害。

大约年之前,此病比现在的艾滋病甚至癌瘤还要可怕。

古代中医说的“骨蒸”、“传尸”、“痨”、“痨病”或“痨瘵”多数是结核病,那时常常可以灭门。二战结束时,结核病在美国居于国民死亡原因第7位。但是,在15~45岁的人群中,除了意外伤害,结核病居死亡原因之首。所以,那时的结核病人人闻之色变。不少朋友可能知道,白求恩大夫几乎因肺结核英年早逝。蔡锷将军39岁死于喉结核。鲁迅先生死于肺结核。在我看来,他的父亲死于结核性腹膜炎。

问:目前此病对人类的威胁毕竟不严重了,为什么还要讲呢?

答:因为通过此病颇有助于认识中西医的互补性,即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

问:如何看中西医在此病上的互补性呢?

答:近作《医学中西结合录》有如下说:

单用中药能够治好某些结核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慢性咳嗽吐痰带血并且发烧的几个病例。明代人薛己的医案中也有比较典型的病例。目前则需要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病的优势。

不过,总的来说,中医对“癆病”的本质认识不清。首先,中医所谓“痨病”不都是结核病。古人也不可能发现结核、痨、瘵、痨瘵、骨蒸、传尸、瘰疠原来是一种病因所致。

首先,以最多见的痨或痨瘵而言,凡慢性咳嗽、发烧并有明显消耗者,都可以称为痨病。西医说的慢性支气管炎也有人视为痨病。

其次,临床症状完全缓解,不等于该病痊愈,即还可能复发并传染。更重要的是,中医虽然知道此病可以传染,却没有可靠的预防手段。所以那时,特别在城市,该病的流行一直不能控制。

该病得以严格控制,一是认识到结核杆菌,从而加强预防;二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卫生条件改善,发病率不断降低;三是抗结核药的发明并普遍使用,现症病人不断减少。

最早的可靠的抗结核西药是年发明(临床推广在年后)的链霉素,但是,单味西药以雷米封(年发明)作用最强,只是该药可以损害肝脏和和周围神经。此后发明的利福平、乙胺丁醇、卡那霉素等,抗结核作用都不如链霉素和雷米封,故一般用于久用上述两种药物效果不好的病人。

问:中医治此病也是要念念不忘辨四证吗?

答:是的。在中医看来,此病十九属虚。“痨”字就暗含虚弱之意。古人还有时称之为“怯证”,意思略同虚证。古人论虚损,也有时包括此病。

总之,抓住“虚”字,在中医就抓住了本病的要害。

问:那么,中医治此病就该一味补益吗?

答:原则上,中医治此病以补为主。至于如何中西医结合地诊治此病,请参看下述验案。

案1:混合型结核性腹膜炎

谷YE之妻,威县赵七里村人,32岁,年6月初诊。

患者病情严重,不能下床,丈夫把她抱到我的检查床上。简单病史如下:

她有3个孩子,3年前第三胎生产后患肺结核,经治一度缓解。但抗结核治疗不够充分,加之过度劳累、饮食不周等原因,不久复发。再次经过将近一年的治疗,肺部病变不再活动,但病情益加复杂。继续抗结核治疗无效。患者持续低热,心慌,自汗,胸部满闷,腹痛腹胀,食少乏力,大便溏泻,日见消瘦。曾经多位中西医诊治,越治越重。不得已请神、卜卦无所不求。最后皈依天主教,仍然日渐加重。

察其面色苍白萎黄,十分消瘦,身高cm左右,体重大约40kg。语声低微,不断微喘,不能自述病史。脉象细数,舌淡苔白。体温37.7℃。心肺听诊无大异常。腹部稍膨隆,全腹柔韧,有轻度压痛。可闻高调肠鸣。

显然,患者有结核性腹膜炎,而且属于粘连和腹水混合型。

病史不很典型时,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不是很容易。那时的实验室辅助物理和化学诊查手段,无助于诊断此病。笔者曾经亲见,医院把结核性腹膜炎误诊为慢性阑尾炎手术致死。看来,做医生还是需要经验。没有见过结核性腹膜炎的同道,对此病腹部触诊的典型表现可能难以掌握。教科书上称之为“揉面感”,不知道这样形容是否容易掌握。

不过,这个患者有确切的结核病史,诊断无疑问。

中医怎样认识此病呢?

笔者在旧著《伤寒论新解》中曾经指出:仲景说的“脏结”,有的很可能是结核性腹膜炎。目前西医或简称此病为“结腹”。所以,我认为古代中医可能做过病理解剖。可惜,此后的中医书中再找不到类似证。我们只能说这是虚实夹杂,以虚为主,几乎脏腑都有虚损的疾病。此证之实,以腹内积聚、胃腑气郁为主,此外均属虚证。治疗的要点是平补气血、健脾理气并略加活血化瘀药。若一味理气化瘀,必然破气,而越治越重。又,此证虽有腹水型,但施治不能重在利水。看了患者此前用过的几个方子,没有一个是重补的。难怪疗效不好。拙拟处方如下:

党参10g、黄芪15g、当归10g、白芍15g、川芎10g、熟地20g、红花5g、白术10g、茯苓10g、生山药20g、乳香3g、没药3g、桃仁10g、三仙各10g、川朴10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剂。

这个方子患者连续服了一年,接着又断续服了二年。在我的病人中,她是坚持服中药煎剂时间最久的。甚至,我说可以停服了,病人还是服了一段儿。她能这样坚持治疗,原因有二:

一是见轻虽慢,但一直见好。一年中,患者从完全卧床到能够坐起,再到能够下床,再到可以做简单家务,最后可以做较轻的田间劳动。

二是患者的丈夫是一个意志坚强,身体强壮又明白事理的人。妻子病重时,他的母亲也卧病在床。他要种地,还喂着牲口,加上三个孩子,负担之重可想而知。但是,他却能坚持让妻子充分治疗。没有这样的丈夫,医生不可能治好她的病。

为了减轻病家的经济负担,服上方一个月,病情稳定之后,就把方子给了病家。这样可以直接去中药批发点购药,少花些钱。

停服煎剂之后,我让患者继续服用人参健脾丸、逍遥丸或补中益气丸(按:现在看来,加用金匮肾气丸效果更好)。

年,他的丈夫带着已经结婚的儿子来看病,说她仍在断续服用成药。

患者至年健在。

案2:肺结核治疗不当病危

石XY,男,64岁,威县徐固寨村人,年11月6日请出诊。

他医越治越重,宣布束手,嘱咐预备后事,病家请我出诊,勉尽人力。

患者十分虚弱,不能自述病史。家属说:本来患者还能参加较重的田间劳动,约半月前,突然开始冷热发烧、走路不稳,食少乏力。村医用感冒药不效,又输液用青霉素等数日也不效。医院检查,诊断为“肺结核”,即回家治疗。近11天来,每天输液,同时使用链霉素、青霉素、清开灵、利福平、雷米封、维生素B6、利尿药、镇静药等。但越治越重。近十日进食很少,而且越来越少。近2日几乎不进食。患者自觉胸满不能食,多吐粘痰,精神日差,愈益消瘦,无翻身之力。曾有全身浮肿,已经消退。脉细弱、舌嫩、暗红、苔粘腻。血压85/55mmHg。

仔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发病前即食量减少而乏力,但因秋收繁忙,坚持劳动。3年前曾患“肺炎”。

检查见患者严重消瘦,精神淡漠,面色苍白,心音弱,左肺多啰音。

辨病与辨证:

(1)患者的病是否肺结核呢?

病史和体检所得,都不是过去最常见的浸润型肺结核典型表现。按过去结核病分型,患者的表现应是亚急性播散型。没有胸片,此型肺结核很难与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鉴别。所以,诊断肺结核,还是要借重X光检查结论。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典型的浸润型结核病临床表现很少见。过去常见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咳痰咳血、两颧潮红、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同时出现,现在很少见了。

(2)既然是肺结核为什么越治越重?

这是由于治疗上的失误。此前治疗上明显的错误有:

①发病之初必然用过大剂量皮质激素(一般是地塞米松),它不但导致或加重结核病播散,还导致全身水肿。

②抗结核药自然应该用,但不一定同时用三种,特别是利福平会影响食欲,开始最好不用。

③怀疑有合并感染,可以用几天青霉素,但是,使用超大剂量且同时过用清开灵、双黄连常常出现阳虚。

④使用利尿药——特别是速尿消除水肿,会使患者更加乏力、精神不好、食欲不佳。因为大剂量地塞米松导致钠水潴留的同时导致低血钾,再用利尿药会使血钾更低。而低血钾的主要表现就是乏力、精神不好、食欲不佳甚至呕吐。

(3)患者是否真的无望呢?

病情相当严重,但是,自中医看不是不治之证,自西医看不是不治之病。辨病方面不怀疑癌瘤,没有迅速危及生命的休克、大出血、高热不退、昏迷、心衰等。辨证方面,没有伤寒和温病所说的死症。

(4)自中医看是何证呢?

应是气血不足、脾不健运、胃阳不振之证。

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方面支持输液、尽量补钾。

患者目前以食欲不佳、极其乏力、精神淡漠为主。已经使用大量抗结核药,不再发烧,不必担心结核继续扩散。故暂时停用抗结核药,也停用青霉素、清开灵等。西医方面只给支持输液。每天输液~ml,其中盐水ml,糖g,钾(氯化钾)5g,维生素C3g,维生素Bmg。

中医方面给以平补气血、健脾醒胃之剂。处方如下:

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0g、陈皮10g、茯苓10g、半夏10g、当归10g、白芍15g、川芎10g、五味子10g、生三仙各10g、桂枝15g、厚朴5g、甘草5g、生姜20g。常规水煎,争取每天两剂。

如上处理五日,诸症悉减,进食正常,可以下床。

于是,停止支持输液,服用中药的同时继续西医抗结核治疗。患者共服上方24剂。次年春天,可以继续劳动如前。

案3:脊柱结核术后病危

戚XW,男,28岁,威县程志庄人,年7月28日请出诊。

5个月前,因胸9~10椎结核,在医院住院手术。术后不久,切口附近出现3处窦道。窦道不断流脓,每天低烧,食欲不佳,面色苍白,十分瘦弱,经常感冒,一般情况很差。更为严重的是:双下肢麻木瘫软过膝,大小便半失禁。脉象弦滑,舌淡苔白略厚。体温37.8℃,血压/80mmHg。正在服用利福平、雷米封、维生素B6、维生素C等,同时肌注链霉素1g日1次。

患者低烧以及一般情况不好,显然是手术打击和脊柱结核继续活动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手术失败。近乎截瘫的表现是什么原因呢?脊柱结核可以出现截瘫——椎体破碎压迫脊髓的结果。那样,患者就几乎无望恢复。不过,该患者不是典型的截瘫,因为胸10椎以下、腹股沟以上的皮肤感觉正常。所以,下肢麻木瘫软和大小便半失禁,应该是雷米封的副作用所致的多发神经炎。

最近,医院,院方让其再次住院。但是,病家的经济力量已经枯竭,不可能再住院,对医院也丧失信心。绝望中请我去看,希冀万一。所以,当病家听我说至少还有七分希望时,欣喜异常。

处理如下:

①停用雷米封,链霉素用不用均可。加服地巴唑,继续服用维生素B6、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和鱼肝油。

②中药煎剂:党参15g、太子参10g、黄芪25g、当归15g、白芍10g、川芎15g、熟地15g、白术10g、茯苓15g、生山药15g、乳香4g、没药4g、陈皮10g、阿胶15g、桔梗10g、川朴6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剂。

显然,中药治疗原则和上述结核性腹膜炎案,没有大区别,就是平补气血,活血化瘀,略加理气药。

如上处理一周后,病情好转。主要是体温下降,食欲改善,切口流脓减少,大小便失禁基本恢复。但是,下肢麻木瘫软完全恢复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

由于病家经济困难,病情稳定之后,就让家属自己按方去药材公司批发药物。这样可以少花钱。后来将中药全方制成散剂,在保温瓶内泡服,不限量代茶饮,这样又免去煎药的麻烦。

慢性重病,病家经济困难,治疗要尽量经济简便。比如,这个患者这么年轻,有一个孩子,妻子要照顾他,无法下地劳动,经济来源枯竭。所以,除了告诉他的父亲替他照顾承包的土地,并给他力所能及的经济支持之外,还必须尽量让他少花钱。尽管如此,6个月后,患者恢复不久,又为了挣些钱勉强做生意复发(切口再次溃破),于是又花了大约3个月的时间最后康复。

年初夏,患者夫妇带着儿子来看营养不良(深恐儿子也患结核病)。话及11年前,感激莫名。又称近年家庭经济情况大好,自力更生盖了新房,希望能再到他家去看看。

按:脊柱结核患者的全身情况大多不好,手术往往失败。最好能中西医结合治疗。此案若术前或术后早期恰当使用中药,即便出现窦道,也会较快愈合,一般也不会出现多发神经炎。笔者亲自做过一例腰椎(3、4)结核手术。经双下腹八字形切口,从腹膜后抵达腰椎,刮除病灶,填塞链霉素粉。术前患者一般情况相当好。术后还是出现一侧腹股沟窦道。不过,加用中药不到一个月即彻底康复。故即便患者一般情况较好,也有必要术前或术后早期结合中医治疗。

案4:感冒误治诱发亚急性播散型肺结核

本村村民赵YJ之母,73岁,年2月1日初诊。

患者是我一墙之隔的邻居,全家人都很尊信我。所以,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这次拖到很危重才找我看。

原来,患者的外甥女婿在不远的地方开诊所,听说姨妈感冒了,外甥女主动送来了丈夫习惯用的感冒药。药吃下去也有效,但不断反复。这样治了大约20天,终于支持不住了。2月1日晚10时左右,才请我看。

当时患者体温38℃,却处于半昏迷状态。不能进食1天多,大小便完全失禁,自然完全不能自述病史。

家属已经做好了预后不良的思想和部分物质准备。但我看不是很严重。

看看所服的西药,每包10多个药片,其中有地塞米松2片。此外还有注射剂林可霉素、安痛定和地塞米松。

正值感冒流行,患者初病就是感冒没有问题,问题又出在地塞米松上。子女说:服药、扎针后就出大汗,随之热退。

然而,患者开始服药后几乎不睡,又多饥。昨天开始明显上腹不适,不能食。这更证实了病情加重是激素的副作用。加之患者明显全身水肿,面色紫红,滥用激素更加毫无疑问。

因为预定2月4日(8日是除夕)回省城,立即连夜中西医结合处理。

西医就是支持输液ml,加入青霉素万单位。

中医煎剂处方如下:

桂枝20g、白芍15g、党参10g、黄芪10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附子6g、川芎10g、三仙各10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7枚(掰)。常规水煎即服。

输液、服药至夜间12点,体温升至39.5℃,患者昏睡叫不醒。静脉给地塞米松2mg。

2日一早再看,黎明大汗之后,体温下降至正常。患者完全清醒,进挂面一碗,自称舒适。脉略大,舌暗红苔黄厚。故虽然暂时热退,病实未解,且热已入里。又,患者有腹泻,虽然不很严重,在伤寒却是比较难处理的问题,不可冀其数日内痊愈。

于是继续输液,使用青霉素并服中药一帖如下。

黄芩10g、连翘20g、葛根20g、白芍15g、三仙各10g、甘草6g、生姜10g。

3日早晨再看:前夜体温再度升高至39.5℃,正在出汗,患者安睡,切耳前脉平稳,没有叫醒患者以免扰动。子女称患者夜间可以自己用便盆小便。午后患者睡醒,面带笑容,自称无大不适并连声致谢。脉象略数,舌质仍红,舌苔较前薄。未再腹泻。全身水肿基本消退,面色接近正常。

4日一早我回省城。4日、5日病情不清楚。

2月6日:上午电话说,患者体温仍在38℃左右,昨下午稀便一次,自觉无大不适。舌质略红,苔灰黑。嘱继续支持输液,给青霉素万单位,地塞米松2mg,中药煎剂减黄芩5g。下午电话称患者自觉继续好转,体温37.8℃,可以进流食,未再大便。

2月7日:上午电说患者无不适(患者十分克己,故不能完全相信),进食较前多,大便略稀。体温35.9℃,全舌苔白较厚。症状和舌象都比昨天好,但下午很可能会有反复——用激素大汗热退且低于正常,多有反复。嘱继续处理如昨天。

2月12日:除夕、元旦暂停治疗3日,没有严重反复。但昨天和今天体温又高达40℃,有短时神昏。来电称舌苔稍退,舌质仍红,脉象有力,烧退后进食略如常人。3天未大便,嘱输液1ml,其中加用氨苄青霉素0.8g。中药用白虎汤(按:此前腹泻,忌用此方)。

2月13日:电话称发热仍不退,我看病情不能用化脓性感染解释,医院进一步诊治。

患者住院15天,大约第4天胸透怀疑有胸水,家属电话与我联系一次,我建议再照胸片,此后未再联系。3月13日我返乡后,才知道下述情况。

原来,患者发生了亚急性播散型肺结核,显然是滥用地塞米松导致的恶果。

此后主要是抗结核治疗。但请读者注意,免费的抗结核“组合”(异烟肼mg×2片+吡嗪酰胺片mg×4片+盐酸乙胺丁醇片mg×6片+利福平胶囊mg×2粒)用量过大。患者服用数日即出现严重反应,先是严重呕恶不能食,不久心衰病危。于是停药数日加服中药调理脾胃、平补气血之剂转危为安。此后即减半服用免费的抗结核“组合”。如此半年之后,大体恢复。

年,患者可以自理生活,还偶尔可以照看一下重孙女。

然而,病家为此总花费一万多元,近半年不得安宁。患者心衰病危时,一度想放弃治疗。经我力劝才服用了几天中药,幸而再次转危为安。但总的来说,其中也有我的部分责任——未能在3日内高度怀疑结核扩散。写在这里,希望读者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案5:可怕的结核病案

李SG,男,5岁,威县油坊村人,年5月17日初诊。

患儿于年9月以发烧、咳嗽起病。在本村服药、肌内注射、输液约1周病情反复,医院治疗。医院住院6天,诊为脑炎(病毒性?),医院住院治疗。在那里住院6天,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即医院住院。那里诊为原发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住院16天,效果不满意,医院住院治疗。在那里住院两次,共多天,又多次门诊复查,终于不好。

年4月3日门诊复查脑脊液结果是:浅黄色、微浊、蛋白定性阳性、细胞总数1X10^6/L、WBCX10^6/L(参考值0-10)、多核细胞10%,单核细胞90%,GLU.8mmol/L,蛋白1.07g/l。

年5月8日的头颅CT结果是:检查描述:原诊左颞点状低密度阴影,脑积水:本次平扫示:左颞可见点状低密度阴影(同前),脑室系统扩张,脑沟裂不宽,中线结构物无移位,与/1/9片比较无明显变化。诊断结果:左颞点状低密度,脑积水。

年5月8日最后一次门诊复查脑脊液结果是:WBCX10^6/L,N85%,C15%。葡萄糖1.35mmol/L,蛋白2.05g/l。(未见化验单,其余脑脊液检验结果不详)医生在病历本上写的是:较上次脑脊液检查结果细胞数增加,糖降低,蛋白增高。医院进一步诊治。

于是,病家立即去了北京。

总之,说此案可怕,不是结核病多么可怕,而是患儿在约8个月中先后在县、市、医院住院,花费近七万元,不但没有治好,且病越治越多。医院就诊,那里还是让他住院,病家再没有财力,也失去了信心,于5月16日从北京回乡,次日就诊于我。

假如您是患儿的父母,这么长时间奔走求医,花这么多钱,只有这一个子女(病家因此获准生第二胎),最后还是凶多吉少,必然早已战战兢兢。

这时就诊于我,对我也有些压力,不过,我看不是很严重。

这么长时间的病史,家属不可能记清详细诊治经过,最好参看全部住院病历复印件。但是,由于要交出病历复印件才能在“新农合”部分报销药费,患者的多数住院记录都交上去了。好在漏下医院住院时的出院小结如下:

入院时情况:

患儿李SG,男孩,4岁,主因间断发热。咳嗽伴呕吐一月于-10-14日入院。查体T37℃,R22次/分,P次/分。神志清晰,精神反应可,全身皮肤无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双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颈抵抗,咽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肌力正常,膝腱反射正常存在,左侧巴氏征阴性,右侧巴氏征阳性。

住院诊治经过

患儿病例特点:4岁男孩,1个月来间断咳嗽、呕吐,3天前呕吐较前频繁,时有头痛;当地查胸部CT示:原发性肺结核。检查头部CT示:脑内多发异常信号,基底池周围脑膜及小脑幕多发样硬化,脑脊液白细胞总数增高,多核为主,蛋白阳性:入院后查体: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音有力,无杂音,右侧巴氏征阳性。入院后检查:血沉28mm/h,肝功能ALT98u/L,ASTu/L,GRP8.5mg/L。血常规WBC7.7X10^6/L,脑脊液检查回报:无色透明,蛋白弱阳性,细胞总数X10^6/L,白细胞70X10^6/L,多核24个,单核46个,氯.9mmol/L,葡萄糖2.12mmol/L,蛋白0.55g/L,墨汁染色阴性,未发现抗酸杆菌。胸片示:右肺门模糊。头颅CT:双侧大脑半球及脑干多发大小不等片状低密度影,幕上脑室扩张。诊断:1。原发性肺结核;2。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上:1、先后给予头孢曲松、氯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抗感染;2、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联合抗痨治疗;3、补充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加强支持疗法;4、给予三磷酸胞苷二钠营养脑细胞,甘露醇静推减低炉内压力;5、鞘内注射异烟肼、地塞米松共11次。6、甘草酸二钠、葡醛内酯保肝将酶。11月19日检查脑液:无色透明,蛋白阴性,细胞总数90X/L,白细胞10X10^6/L,多核1个,单核9个,氯.9mmol/L,葡萄糖2.21mmol/L,蛋白0.23g/L。12月3日复查脑脊液回报:无色透明,蛋白阴性,细胞总数X10^6/L,白细胞X10^6/L,多核70%,单核30%,氯.9mmol/L,葡萄糖3.56mmol/L,蛋白0.54g/L。复查肝功能及电解质正常,头颅CT示:幕上脑积水,左颞叶点状低密度影。患儿目前无咳嗽、头痛、呕吐,颈部抵抗已经明显减轻,共住院51天,好转出院。

出院时情况

患儿无发热、头痛、呕吐,精神饮食可,大小便正常。查体:颈部无抵抗,咽无充血,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心率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侧巴氏征阴性。

出院诊断

1.原发性肺结核2。结核性脑膜炎

出院医嘱

继续抗痨治疗:异烟肼0.2qd(日1次)利福平0.15qd(日1次)链霉素0.25gqod(隔日1次)乙酰唑胺0.15gbid(日2次)吡嗪酰胺0.tid(日3次)强地松10mgqd.。12月6日减为5mg日1次。

1周后来院复查脑脊液

住院医师:辛SX主治医师:辛SX-12-4

我相信,医院还是大体如上治疗的。

医院和邢台市结核病院的治疗原则也不会有大出入。

不过,这里先不讲西医治疗中的得失,而先说一下患儿初次就诊于我时的情况、我的处理以及近期疗效。

患儿精神萎靡,面色黎青,明显虚肿,多毛发和细胡须。走路不稳,弯腰困难(需慢慢蹲下),但神志清楚,很合作。头痛不明显,近10天没有呕吐。体温偶可达37.5℃。家属说他食少,但食后无大不适。二便、睡眠可。脉舌象可。手足心发热。心肺查体无大异常,腹部平坦柔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无颈抵抗。巴氏征阴性。已经停用链霉素3个月,正在服用雷米封、利福平、吡嗪酰胺、乙酰唑胺和泼尼松。其中泼尼松每3天口服1次5mg。其余用量如出院医嘱。

处理如下:

人参10g、党参10g、黄芪15g、当归8g、白芍10g、川芎8g、熟地15g、怀牛膝10g、白术3g、苍术3g、五味子8g、陈皮10g、桂枝15g、茯苓10g、生三仙各10g、生甘草3g、生姜15g。常规水煎日1剂。

补中益气丸9g日2次

金匮肾气丸9g日2次

泼尼松减量为每3日口服1次2.5mg。

按:上方就是大补气血之剂——略加活血、利气、消导药。

读过上述病案之后,对此案的中医处理原则应无疑义。患儿明显气血不足也没有什么疑问。只是,他还有多毛发和细胡须并虚肿——长期使用地塞米松和泼尼松所致——但不是很严重。上方已经有参芪归地和桂枝、茯苓,不必再使用附子、泽泻等温阳利水——用上亦无不可。他的精神萎靡的原因之一也是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的结果。走路不稳和弯腰困难主要也是皮质素的副作用——肌肉萎缩所致。此外还需注意的是,患儿长期使用大剂量的抗痨药,也会损害肝脏而影响食欲和消化。上方在对抗这一副作用方面也肯定有好处。

6月17日三诊:精神、体力、食欲、食量均明显大好。虚肿基本消退。面部和口唇周围毛发减少。走路、弯腰、蹲踞起立大体正常。脉舌象大体正常。近20天来体温未超过37℃。泼尼松已经停用1周。患儿很乖,他服中成药有些困难,但服煎剂很顺利——他说中药味道很好。家长颇感欣慰。

继续服中药煎剂如上。其他抗痨药,剂量减半。

按:5月底至6月16日我赴香港参加学术会议,但上方一直是每天1剂。到目前为止的疗效应该说相当满意。

患儿第一次就诊时我就说过:既然西医治疗这么长时间效果不好,我不赞同再去复查脑脊液或再做其他西医诊治,但家长愿意去我也无权禁止。

6月23日四诊:一般情况大好。体温一直正常。饮食、二便、睡眠均好。除不严重的盗汗外,无自觉症状。快步跑似乎不很稳。脉舌象正常。患儿还是很乖:主动和周围的人说话而且有礼貌,思路清楚。

今天证实了我的估计:家属说,患医院时,西医治疗和第一次基本相同。

读者不难看出,加用中药治疗35天来,西药一直在减量,患儿的病情大好。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近期内会有大反复。假如2周后病情继续好转,基本上即可认为此病近愈。

讨论:

1.患儿初次就诊于我时,医院的诊断是否可靠呢?

答:应该说可靠,但不全面,他们至少没有说明患儿为什么会得此病。

为了让西医同道对此案了解更清楚,下面附上患儿在北京就诊的记录。

首儿科专家门诊:

特诊:08年5月12日,李SG,男,4岁(洪钧按:患儿不足5周岁,故这里写的是4岁)。07年9月患病毒脑炎,抽二次,无昏迷。在当地住院治疗,约半年后出院,诊断:“结脑”。目前智力正常,行走乏力。5月8日腰穿治疗:细胞数,白细胞。未烧。一般可,??(+),脑征(—)。双肺呼吸音粗。腹软。NS(—)。R:CT,脑室扩张。血常规+CRP。市儿童结核科XXX(专家签名)

阅外院片:头颅(洪钧按:指河北的CT):幕上脑室扩张。室旁脑白质密度减低。左侧外囊处及右侧尾状核头部外侧脑实质内可见低密度灶。回脑室饱满。颅底脑池模糊不清。中线结构未见异常。印象:上述所见考虑为:结核性脑膜脑炎;梗阻性脑积水合并室旁水肿。

胸片:右肺下叶背段胸膜下可见高密度阴影;右肺门增大;腔静脉后淋巴结肿大;心影正常。印象:考虑为肺TB,原发综合征。

上述均请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定性。XXX(CT医生签名)

血常规+CRP结果:WBC4X10^9/L,HGBg/L,C蛋白反应小于1。(洪钧按:余略)

又一专家写的是:结脑、肺TB,治疗8月……结脑合并脑积水;肺结核……住院钱不够,回当地治疗。XXX(另一专家盖章)

按:以上专家的记录很简略,还有几个字看不清,但内行人能懂,我也无法代专家写详细。

总之,医院医院的诊断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河北:结核性脑膜炎;北京:结核性脑膜脑炎

北京的更准确。即脑部不仅仅脑膜受侵袭,脑也受侵袭。左侧外囊处及右侧尾状核头部外侧脑实质内可见低密度灶,就是这里有结核病灶。

2.那么,患儿为什么会得结核病而且又发生结核性脑膜脑炎呢?

答:肺结核原发性综合征,是通过呼吸道感染的。尽管家属没有结核病史,还是可以因为接触其他人感染。不过,原发性综合征绝大多数不会很严重,也很少见扩散。即便不经抗痨治疗,多数最后只剩下右肺尖很轻的纤维化——其中可以有结核菌潜伏,也可以没有。该患儿去年9月发烧可能是肺结核原发性综合征,但更可能是上感。当然,即便是上感,此前也患过原发性综合征。不过,假如那时不使用皮质激素,即便不用抗痨药,一般也不会加重结核活动并扩散。一旦使用皮质激素,又不使用抗痨药,结核扩散就是必然的。

所以,医院时,已经有了结核亚急性播散——不仅仅肺、脑膜和脑受损,只是肺部和脑部更明显一些。脑膜和脑内有病灶,只能是血行播散的结果。

3.前医的处理有何不当呢?

答:村医只会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和非抗痨的抗菌药不必说,县医院怀疑病毒性脑炎也会处理如上。医院还是首先用头孢曲松、氯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抗感染,就知道不是把抗痨放在第一位。其实,用这些药害处很大。特别是不该使用氯霉素。再加上口服泼尼松的同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皮质激素用量太大。于是,用了多种大剂量的抗痨药却效果不好——最后的脑脊液化验和CT都显示结核在活动。特别是脑脊液,几乎是脓血性的。这就是为什么主管医生慌了神。最后是,使用的抗痨药种类太多,剂量太大。这样,似乎对结核杀灭作用大,但对机体免疫力损伤更大。须知,没有机体免疫力,任何药物都不可能消灭感染。

4.最近可否完全停用抗痨药呢?

答:既然肯定了结核病诊断,不能完全停用。但两周后即只用雷米封和乙酰唑胺,而且用量只有住院时的1/2。持续使用一年左右,其间可以换用其他抗痨药。

5.患儿的预后如何呢?梗阻性脑积水会因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除吗?

答:就目前结果来看,应该说预后不错。至于脑积水,我略有不同看法。

患儿的脑室扩张主要是右脑室。如果仔细看患儿,会发现他的头很偏——小时候没有把头睡好——右侧远比左侧大。这样就会在几处CT片上显示右脑室远比左侧大,而非脑积水所致。假设如此,患儿的脑积水至少很轻。此外还要想到的是,多次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和雷米封,必然影响脑室——一般是使脑室扩大。加之全身营养不好,也可能如此。但愿我的判断是对的。不过,即便真有梗阻性脑积水,经如上治疗也不是不能好。试看,至今一直明显好转,完全没有脑积水加重的表现,就更乐观一些。

6.您肯定目前好转就是加用中药,西药减量的结果吗?

答:上述记录很清楚,没有其他解释。如果有的读者还是不信,只好请他碰到此类患者时如此用药(中药可以照用上方)自己看结果了。当然,最好做一次有对照的临床观察研究。可惜,我没有条件。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什么偏方能治白癜风
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jc/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