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张口呼吸多动可能是腺样体肥大上
著名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656376.html
一个4岁娃的腺样体手术记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娃接受了腺样体手术。术后病毒感冒无缝对接,高烧、咳嗽,白天尚可,晚上就持续折腾他已一周没睡好的娘亲我。这3天,我被几十个朋友、同学、邻居、同事还有群里共同育儿的爸爸妈妈们轮番询问着:“完了完了我家孩子是不是也是腺样体肥大啊?”、“怎么办,我们也确诊堵了3/4,要不要手术啊?好可怕啊!”、“我们没有鼻窦炎啊中耳炎啊,张嘴呼吸就张吧,能不手术就不手术,长大是不是也没什么影响啊?”、“中医,我们信中医,现在在吃汤药,手术肯定不可取!”……可怜天下父母心,所以,我带着只能有效运转50%的脑子和熊猫眼写这篇文,只希望孩子们都健健康康。因为你们安好,你们的爹妈才能松口气。
我先概述一下这几年的发展过程,当然我只是个普通孩子的母亲而非专业医生,仅供参考。不愿意看长文的,看加粗体。
1岁多到3岁间,感冒、发烧、咳嗽的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夜醒频繁、趴睡、打鼾、磨牙:
虽然谢天谢地孩子没有呼吸道过敏,但医生说他是个呼吸系统很敏感的宝宝,可怜两岁时他就能很淡定地拿着雾化机面罩边治疗边看电视。在入托班的前半年,生病频率达到高峰,基本1个月只能去3天,还有的20几天就是2轮发烧感冒咳嗽。晚上喜欢趴着睡,打鼾,牙齿咬得咯咯响。经常晚上咳咳咳,白天就好很多,后来明白是鼻涕倒流刺激的。当然,慢性鼻炎妥妥没逃掉。
2岁半牙医发现他口呼吸,论好牙医的重要性:
口鼻是不分家的,所以最早发现孩子口呼吸的是牙医,第一时间就建议我们带孩子就诊。当时我的反应和绝大多数家长一样,2个字,大写的“懵逼”!什么叫口呼吸?小孩子不都没事张着嘴么?
(童趣的诊室及超级nice的牙医)
2岁至3岁间发生过一次中耳炎,若干次鼻窦炎:
孩子感冒某一天起来说耳朵听不见了,还耳朵疼,就医后确诊中耳炎。耳朵和鼻子是相通的,长期流涕,加重了耳朵感染的风险。也有几次流鼻涕时间很长,慢慢就变成了黄色,和鼻炎症状有点像。
腺样体问题曾去了上海和睦家看诊,连续用药(激素)一个半月,并无大改善。德国老外主任医生耸耸肩,表示彻底根治只有手术。
3岁起逐渐出现腺样体面容、打鼾加重,有时憋气:
3岁开始,小朋友睡觉打鼾声音越来越响,有时会突然一个大喘气,叹口气,继续睡。同时因为错误的张口呼吸方式,脸部渐渐出现腺样体面容。牙医再三叮嘱我们就医,于是小朋友3岁半去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耳鼻喉科陈X主任处就诊。这是我周围一个细心妈妈推荐的、据说是她打听了大半年、全上海做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最好的医生。整个科室这个手术的人员都是她一手带起来的。第一次就诊陈主任随意看了2眼,(当时感觉略不好,可事后明白了,娃这症状实在太明显,压根就不需要细看)就开了鼻腔镜检查的单子。
4岁接受鼻腔镜检查,1分钟搞定,无痛苦,放心做:
做家长的总是本能下意识忽略自己孩子身上的问题。为了说服自己和全家让孩子做这个检查,我花了半年时间。鼻腔镜听着觉得特别恐怖,孩子他爹不同意。另外一有感冒等症状就要完全康复后2周才可以检查,于是一来二去拖到娃快4岁。眼看各项情况越来越严重,一咬牙,去检查!
真正检查只需1分钟。早晨,空腹,检查前30分钟滴2滴药水(我估计有局部麻醉作用),开始时管子伸入鼻腔,还顺便帮娃吸掉了鼻涕(并没有感冒)。娃出来哭了,问他疼么他说不疼,只是害怕。报告即时就出来了,所以家长还是不要讳疾忌医。该做检查抓紧做。
(鼻腔镜检验报告)
用药无效后预约手术,全麻时间短,术后无痛苦:
报告出来,堵塞后鼻孔2/3,轻度腺样体面容。医生常规开处方,使用内舒拿(激素)滴鼻,以及顺尔宁口服2周后复诊。用药后鼻孔2周内能看到改善,大概全天有10%的时间孩子能闭上嘴了。娃的佛系爹又生退意:“只要药物有用,我们就长期使用吧?”然而在我咨询了好友家美国海归生物科学博士后老公(长期在尖端生物研究院搞科研工作)后,他很严谨地告诉我,鼻腔和大脑是相通的,一段时间小剂量激素无碍,但长时间使用激素并不可取。
因为孩子刚满4岁,手术需要全麻并住院,考虑娃已有商业医疗险,经协商后我们选择了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各项硬件设施好,病人少,就医各项服务人性化,也能尽快安排由陈X医生主刀。万幸是孩子的扁桃体无明显肿大,并不用额外切除。全麻时间很短,反正娃在我怀里睡过去被抱进手术室,我出来,休息室里啃了个包子,说了几句话,就被叫进去作术后谈话了。之后孩子就被麻醉医生抱出来了,迷迷糊糊喝醉酒状,估计全程也就20分钟,所以毋须太过担心全麻风险。醒麻药时略闹腾了一会,一觉起来下午已经活蹦乱跳,也没听说哪里疼。反倒是主刀医生连连关照:这娃也太活跃了,好歹刚手术好,还是要注意休息云云……
(高大上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腺样体肥大到底是什么鬼?
百度词条: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腺样体肥大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尤以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儿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本病最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合并存在。
关键字:“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增生”、“鼻堵、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睡眠不安”甚至“睡眠呼吸暂停”。
(对比图)
腺样体肥大发生的病因:反复炎症发生(持续频繁感冒、慢性鼻炎或过敏刺激的恶性循环)、遗传。
敲黑板!不要以为,过了10岁腺样体会逐渐萎缩,就不需干涉任其发展。腺样体增生的恐怖在于,会给身体造成很多严重后果。这些后果并不会在10岁后就自己消失。我家B爸就是腺样体肥大未得干涉,成年后后果很严重。
张口呼吸、腺样体面容:所谓张口呼吸,其实并不是就张着嘴呼吸那么简单,而是舌头下压,上门牙突出,上嘴唇外翻。在6、7岁下颚骨发育时,整个下颚骨内缩。直至成年,面容表情呆滞、说话口齿不清,驼背、嘴唇厚而外翻,牙齿排列不齐。同时由于呼入的气体过多,对胃肠道也有影响,另外鼻子长期不需要工作,人体呼吸的第一道防线也没有作用,呼吸系统会越来越差。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我放了小朋友2岁到4岁的大图,请忽略小朋友的长相、摄影水平,只看小朋友的嘴巴部分、门牙、上下嘴唇就好。
(22个月,嘴唇是并拢的,因为2岁前他都使用安抚奶嘴,肯定是用鼻子呼吸的)
(2岁半,开始张嘴呼吸)
(3岁,已经露出标志性的2颗门牙,其实是上嘴唇开始上翘)
(3岁半,更加明显的2颗门牙,跟上图对比,其实就是上嘴唇更外翻了)
(术前一天,4岁整,睡觉图)
精神差、打鼾、运动能力弱、供氧不足:因为长期张嘴呼吸,睡眠时舌头自
然下落,打鼾剧烈,会逐渐导致睡眠呼吸障碍、憋气,供氧不足,对大脑、心脑血管都有一定影响。陈X主任在看到孩子的爸爸时直接说,爸爸的情况比孩子严重多了,爸爸手术的难度也比孩子高很多。但必须手术,因为很危险。譬如开车时,因为供氧不足,B爸常不由自主的就开始犯困,自己还未意识,让全车人吓得心惊肉跳。再譬如,B爸讨厌一切需要竞技类的体育项目,因为一旦运动氧气更加跟不上,所以他跑得没我快,跳得没我高,当然运动能力差,接踵而来的就是肥胖问题。
对于小朋友来说,还有其他诸如扁桃体肿大、黑眼圈、多动症、容易咳呛、发育慢等等问题。
发生怎样状况需要手术
术前谈话中医生说明了,符合以下3点中任意一点,就需要手术:
1、打鼾、睡眠呼吸停滞;
2、出现鼻窦炎、中耳炎等病症;
3、腺样体面容出现,鼻腔镜显示后鼻孔堵塞。
因为文章字数偏长,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写具体的手术细节,并简单介绍能覆盖手术的商业医疗保险情况。
深深感谢此次给予我们全家帮助和鼓励的Bourne小朋友在启星和威雅公学的同学们朋友们、陈X主任和国际医学中心的医生护士们、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zz/12449.html
- 上一篇文章: 针灸治愈急慢性咽喉炎导致的失音症
- 下一篇文章: 儿童雾化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