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赖公有人格读蔡锷家书上
朋友蔡君赴湘开会,特转道邵阳,拜谒蔡锷将军的故居,感而赋诗,记得最后两句是“将军三尺剑,扬我蔡家眉”。对同姓之英杰感到格外骄傲,生发这样的壮慨,为人情之常。蔡锷当年“为四万万人争人格”,——扬苍生之“眉”,向袁世凯冒死发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目睹英雄遗迹,每个素心人皆会发出类似的感慨。
年秋,适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辛亥革命名家墨迹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展出了孙中山、黄兴、章太炎、于右任、廖仲恺、蔡元培、徐锡麟、吴芝英、蔡锷、朱执信、田新政、胡汉民、戴季陶、林森、方声洞等辛亥革命仁人志士的书法、手札多件。虽然梁启超当年谈书法时,即感叹今不如昔——“今人不如古人,不是天才差,只是习染坏。”百年流光,再回眸这一代人的书法、墨迹还是非常好的。好在其中有人格,有法度,有情也有义,特别是展出的蔡锷的九封家书深深吸引我一再品读。
国博收藏的这九封家书,就是护国战争打响后,作为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率部队向四川进发与袁军激战的征途中,蔡锷写给留在昆明的妻子潘蕙英的家书。据说蔡锷的家书远远不止这九封,大多在战乱流离中失去了,仅存的这九封后由其家属捐赠国博收藏。
潘蕙英,这位让蔡锷在信中一再雅问“妆安”,诉说“别后苦相忆”“别经三月相念弥笃”“与君别久相忆殊深”“戎马倥偬中苦忆”“与君聚首之期当不远也”的女士,想必是蔡锷情意相投的挚爱,并且是一位知书明理有担待的优秀女性。这些书信满纸除了诉说对她和家人的思念、关心、体贴和爱,方方面面无所不谈。时间从年1月26日至同年5月26日,其中1月31日和5月16日都是一天之内连写两封,有一封甚至写于夜半一时。从时间和内容的联系看,其中确有散佚的情形,否则,说不定会有一天之内连写三四封的,非常之人总是情怀更深!
蔡锷在信中谈到随着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政治形势随之发生变化,5月16日:“大局消息甚好。袁世凯已打算退位,不久即罢兵息战矣。此次事业较之辛亥一役觉得要有光彩,而所历之危险亦大,事后思之殊壮快也。”20天后的6月6日,袁世凯即在极度颓丧中死去。年10月,武昌起义时,蔡锷在云南领导新军,策动响应,即此信中所言“辛亥一役”,历尽艰险挫折。10月30日,云南独立,蔡锷被公推为云南都督。
书中谈军事上的行军、战况,息战谈判等情况也很详细。1月26日:“十六号启行按站北进,沿途具安适,所部各队均恪守纪律,士气犹为奋厉。二十五抵黔境之箐头舖,预计一星期内可抵毕节,两星期内可入川境与敌人接触矣。”1月31日:“二十九号于贵州之毕节,因等待队伍在此驻扎两日,现定二月一号向永宁出发。我军左纵队已占领四川之叙州,自流井、南溪、江安一带;右纵队之董团今晚可进取永宁。旬日之内即可会师泸州,三星期内定可抵成都矣。预想成泸之间,必有几场恶战。我军士气为倍无不以一当十——逆军虽顽强——必能操胜算也。余素抱以身许国之心,此次犹为决心,万一为敌暗算,或战死疆场决无所悔。”3月25日:“我军入川以来,以攻则捷,以守则固,虽逆军兵力较我为倍,亦能出奇制胜。弥月以来,纳溪之役,逆军死伤三四千人,其胆已落。三月八号,我军转移阵地,竟不敢追出一步……”蔡锷是杰出的军事将领,戊戌变法失败,老师谭嗣同等六君子喋血菜市口,使他痛下决心,由南洋公学毅然转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
谈到部队过宣威时:“大雪,尚不觉寒。据此间人云,今年天气较往年为佳,殆天相中国,不欲以雨雪困吾师行也”。谈到川中情况,1月31日:“川中军民对余感情甚洽,昨来电有奉余为全川之主云云。”5月20日:“现已促成都独立颇有把握。”5月26日:“成都已迫之独立,此后川事当易解决,但袁军尚有三师在川,不得不有以处分之。其结果或将再开战,新援将到,我军兵力较敌雄厚,当不难一战蹴敌于蜀境之外,乘势东下武汉矣也。”5月26日信中还询问“滇省近状如何,米价如何?”特别是他多次谈到自己的病,1月26日:“出发后身体较以前健适,喉病已大愈,夜间无盗汗。从前间作头痛,今则毫无此症象发生。”3月25日:“喉间痒痛而大咳”“此病起自去冬,因国事奔驰迁延未治遂至缠绵,其来也渐,则医治亦难。”5月16日:“以喉病加剧,暂回永宁调养。”5月20日:“喉病忽松忽剧,自觉体质殊不如前数年之健,亟须乘时休养。”“去冬”当指年的冬天,那时正是袁世凯忙着祭天试龙袍、蔡锷潜逃之时。12月初,蔡锷逃出京城至天津密会老师梁启超,坚定护国一役已不可免后,遂隐姓埋名绕道日本经香港到广西,辗转潜入云南。12月25日,即与唐继尧、李烈钧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反对帝制——讨袁护国,紧接着发兵北进。此后蔡锷一直身在疆场,生命之烛在风中急速燃烧。他得的是喉结核,沉疴不治,半年后即去世。
他还谈到自己将来的打算,5月26日:“大局稍定,争权夺利者必蜂拥以出,予素厌见此等伤心悚目之情状,不如及早避去之为得。一俟局势略定,即当抽身引退,或避居林泉或游海外,为疗病计,以适国外为佳。贤妹亦有偕行之意否?”此前的形势千变万化,蔡锷“奔驰国事”,和爱人还无法也无暇谈及这些,此处是明心见性也是体己之言。面对袁世凯执意称帝,蔡锷曾激愤地对梁启超说:“我们明知道力量有限,未必抗得过他,但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起见,非拼着命去干这一回不可。”师徒二人并庄重约定:“今兹之役若败,则吾侪死之,决不亡命;幸而胜,则吾侪退隐,决不立朝。盖以近年来,国中权力之风大盛,吾任事者当以身作则,以矫正之。”任责而不谋权,这是怎样的一种品质!
信中也谈到钱,1月31日,蔡锷接报第二个儿子出生,当晚十时又写了第二封家书,并嘱:“余尚存若干款在解又山处,已嘱拨交。”蔡锷在云南都督任上时,主动将自己的薪俸由六百元减为六十元用以济民困。袁世凯曾“封”蔡锷为“昭威将军”“参政使兼经界局总裁”和“统率处办事员”,三份高薪月收入共五千大洋加以笼络。信中一再谈及家人,谈到母亲,1月26日:“堂上以下闻余此次举动,初当骇怪,继必坦然,盖母亲素明大义而有胆识,必不以余为不肖从而忧虑之也。”谈到对爱人的想念,5月16日深夜一时:“假使能仗飞机驶赴五华,图片时之良晤予病当不药而疗矣。”家人中谈得最多的是孩子,1月31日占领永宁时,得到第二个儿子出生的喜讯,蔡锷十分欣慰,给儿子取名“永宁”,并嘱咐尽早请奶妈,请什么样的,奶水的稀浓,孩子的相貌、眼神,如何给孩子拍照等等,全在他的一一关心、叮咛中,真是细致入微,拳拳眷眷,而他此时处于“余于疆场中万事猬集”,且疾病缠身的万难状态。(附图为《蔡锷致潘蕙英家书》之二)
来源:《中国书画报》
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yf/7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他吸毒嫖娼豪赌,死后36年才得以下葬,但
- 下一篇文章: 声乐演员,教师嗓子痛的问题,赶快来看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