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的盘山公路,来到了云封雾绕的巴山脚下,一个红砖围起着的整洁院落,一位质朴的中年男子,一脸灿烂的笑容,迈着急促的大幅步子向我迎来,“赵工来得真早啊,都准备好了,你再接杯水,我们就出发吧!”。

今天,我被安排到距县城三十多公里的巴山供电所,协助开展春普工作,眼前的这位,便是所长宋洪平,我要同他一起去核抄位于禅家岩镇的台区计量。

三月的清晨,明黄色的抢修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两旁的树吐露着早春的嫩芽,黄澄澄的油菜花在微风中轻拂,久坐办公室的我,已被这醉人的自然风光看得着迷,而宋洪平也是目光炯炯的盯着窗外。

经过到一个小山梁,他忽然喊司机小王停下车“你看,像这两棵树的枝杈,隐患很大,春季生长速度快,得即时修剪”,说着,他戴上安全帽,从车箱里取出工具,走到树下,比了比,发现工具的长度与树枝还有一段距离,他把工具递给小王,一个麻利的跳跃伴随着手掌、胶鞋摩擦着土,宋洪平便翻上了两米高的地坎上边,小王把工具递给他,一阵阵咔嚓声,树杈便唰唰地掉落下来,我打趣到:“宋所,你是燕子李三吧?腿脚如此灵活”。

小王告诉我,宋所才三十八岁,腿脚咋会不灵便?什么?我很惊讶之前我的印象是他比实际年纪大十岁。在当地,人们总是说巴山地区山高林大,是天然氧吧,至佳养生之地,而眼前的这位,却把我之前的认知彻底推翻了。

“赵工你上车等我吧,外面冷”宋洪平对我喊了声。

是啊,这一片,海拔最高点与最低点落差近米。到了山顶,已不见刚才的春色,而是返到冬日的寒气,我哈了哈冻僵的手,上了车,隔着玻璃的雾气看着宋所的身影。他把剪下的枝杈扛在肩上,从树下拖到地边的沟壑,如此几个反复,树下才被清理干净。

宋洪平跺了跺脚上的泥,上了车,对我讲,树下是老百姓刚点了洋芋的地,如果剪下的树杈堆在人家地里,会给百姓带来不便,也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他接过我递过的纸擦汗,不料却有一道红印,“流血了”,我惊讶。宋洪平将就被汗浸湿的纸巾再抹了一把伤口,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没事,不疼,刚才树枝上带了点刺,挂了一下而已,我经刮”他笑着说。

车继续前行,宋洪平继续用他的火眼金睛看着窗外……

俯瞰刚刚走过的路,犹如一条细线掉在脚下,路边的山崖好像吃饱喝足的醉汉,挺着肚子要逼我们闪开,我有些发怵,有些晕。

越走越窄,越走越陡,大巴山里气候多变,山下看到的是雾,而真正上来,又下起了小雨,皮卡车的重心在湿滑的路面上不好掌控,宋洪平不断提醒小王细心驾驶,三十多公里的路程,行驶了近两个小时。

“这山路太危险了,你们每月走几回?”我好奇地问。

“除了每月的抄表、收费以外,巡视清障、检修抢险,随时都有可能上来,算不到有多少次。不过这个季节挺好,如果是在夏季汛期,一路滑坡、落石时有发生。有一次,车刚经过一次石崖,几块巨石就从山上滚了下来。冬天打冻的时候冰太厚,我们只能把车停在山下,来回步行几个小时!”宋洪平很不以为然的讲着,仿佛没有感觉到自己是用生命在工作的样子。

我猛然想起,在县城,为什么大人对不听话的孩子吼一句“小心我把你送到大巴山里放牛去”,就能吓唬到孩子乖乖听话。

巴山供电所管辖的片区共3个镇,也是宁强县地理条件最恶劣、最贫穷的巴山、禅家岩、毛坝河三个镇,个村,多个用电户分布在平方公里的面积里,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0户。因为台区太分散,车不能去,我们必须步行,仅抄了6个台区便又用了4个小时……此时,早已过了中午饭点。车外淅淅沥沥的雨,车里疲惫的我们,头上的水,脚下的泥,在这样的环境下吃泡面,冷冷的身体一下子暖和起来。而宋洪平的碗里,没有放料包,泡到很软时,他像喝稀饭一样,随便几口就下了肚,然后说你们歇会儿,我下去一下,便带着工具包下了车。

小王告诉我,由于工作太忙,宋所经常吃饭不在饭点,要么饿着,要么就吃泡面,有时候好好吃顿饭又遇到紧急工作,捧着碗随便扒几口就走,长时间下来,积下了慢性肠炎,只能吃些清淡的东西。我说:“宋所上班前,家人可以用保温饭盒给宋所装点粥。”小王说“你有所不知,宋所的家离供电所四公里远,嫂子不但要照顾七十多岁的母亲,九十多岁的祖母,还带着两个孩子。你也知道,宋所的收入养活一家六口显然不够,所以啊,嫂子照顾一家老小的同时还开了个小卖部来补贴家用。所里面人手紧,宋所长要抓安全、抓生产、抓营销、大事小事都得要上心,还要和所员们一样抄表收费,外出干活抢险,超时工作是很平常的事,家里面,都是嫂子在撑着……”

此时,宋洪平返来,从车上拿了把锁,说上次来看到这个配电室门锁坏了,不安全,这次过来正好换上。我跟了上去,看着他换完,与他一同核对了计量与卡片,他再次检查了一遍配电设备,在本子上做好了记录,才关上门,按上锁。

“您这么细心,孩子们很粘你吧?”我问到。

“欠娃们的太多……”他顿了顿,哽了一下喉结看着远方,接着说:“大娃学着叫爸爸的的时候,正赶上农村网改工程,吃住在工地,一个月后回家,不认识我也不让抱,学走路的时候本该是我这个有力的胳膊来扶他,又遇到5.12地震抢险,有时候人还在杆子上,余震就来了……不过还好,我现在也好好的,娃也上学了,也能理解我”。然后他又补充到“孩子太粘人不好,坚强自立些好”。

我知道,这是他在自我宽慰。因为我明显从他那被烈日烤晒、被风雪侵蚀过黝黑肤色,从他手上结了痂的老茧和他身上褪色的工作服,看到了他对妻子、对孩子有多少歉疚。望着眼前的宋洪平,我忽然觉得嫂子辛苦的背后,也是幸福的,因为他的丈夫,有责任心,有担当。

宋洪平指着河对面的山坡上说:“我到上面那户人家去一下,你一个女同志,已经跑了这么远的山路,就别去了,在这里等我吧”

“没关系,一起吧!”我说。

乍看,坡上那座土房不是很远,但走起来,才体会到用大山当参照物干扰了判断。趟过河,上了半面坡,我已气喘吁吁,感觉腿在发颤,泥也钻进鞋里,砂石硌得脚疼。

宋洪平扶着路边的树,拔下胶鞋,抖了抖上边泥,穿在脚上继续的在前面带路,“山里太穷,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老人和孩子,像这户人家的住着的两个老人,一年也难下一次山,更别说下山后还要去路边等几个小时一趟的班车,去收费点或者营业厅交费,显然是非常吃力的事,我们年轻,有力气,跑起来方便些”。

好不容易到了土房,屋内的一位老婆婆蹒跚着步伐走了出来,招呼我们坐下,宋洪平和老婆婆交流着,再三叮嘱要注意安全,需要什么日常用品他下月过来时捎来……他的关切,像是对待亲人。

别看宋所这样心善,对待工作,那可是铁面无私。今年2月17日,也就是除夕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张罗年货的时候,宋所却带着所上的营业员和管片工作人员查找芝草沟三组台区的损失电量,宋所说:“线损这么大,肯定有问题,不找出来心里不舒服,年都过不好”。各种查找分析后,发现是户名叫杨自郑的村民家里在窃电,这家不是外人,竟是宋所媳妇的亲姑父。宋所不顾姑姑、姑父的白眼和怨恨,不但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还追回了多元的电费。“这事过去一个月,周边的百姓们都传开了,自己的亲属都下手,谁还敢窃电?”

回过神来,宋洪平和老婆婆已走向土房后边,对我和小王说“你们先坐会,最近雨多,我再去看看房后的电线。”

小王说:“别看他这么要强,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嫂子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宋所不在身旁,他承诺,如果再生第二个孩子,一定要陪着嫂子。

年11月16日,第二个孩子临产,宋所把医院,刚办理了入院手续,便接到通知,集团公司领导要来调研、市公司要来验收创建达标两项任务。虽然说平时的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但他那一丝不苟的性子又让他忘记了对嫂子的承诺,叫来娘家的亲戚帮忙照顾,便又返回到所里,和同事们把本已窗明地净的办公楼再次打扫了一次,把各种记录、资料再次检查了一遍才踏实。当晚,嫂子顺利生产,面对电话那头婴儿的啼哭声,他热泪盈眶。后来他告诉我们,说不清是什么心情,那个时候嫂子在电话那头报平安,他在这头落泪,一句说都讲不出来……”

一天的工作就要结束了,若不是亲耳听闻、亲眼所见、亲身体会,我从未想到,在宋洪平的身上,会有这么多故事。他生在这山里、长在这山里,这大山赋予了他朴实而坚韧的性格,他又把这朴实和坚韧,投入到自己的平凡的事业上,用自己的青春芳华来回报养育他的大巴山。

回来的路上,再经过刚才那陡峭的山崖时,我的心中已无所畏惧,放眼望去,巍峨连绵的大巴山挺立在晚霞下,那么雄壮,那么安静,那么美……

山谷里,农户家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光。

此时,我的眼角溢出了泪水,我明白了,宋所长的这十年青春,给了谁。

此刻,我的嘴角扬起了微笑,我看到了,我那些可亲可爱的同事们,身着湛蓝的工作服,穿行在大巴山深处,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化作这大巴山光明与温暖的希望。(文/赵莎莎)

图片说明:“工作结束回到家中,很少照顾家庭和孩子的宋所,面对儿子的哭闹显得无所适从”。我们见过太多,也太熟悉工作一线的场景,而只有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才认识到什么叫做真正的坚守与付出。

赞赏

人赞赏









































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瀹舵晥鏋滄渶濂?
鐧界櫆椋庢不鎰堝悗澶嶅彂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dihd.com/zcmbzz/7132.html